2003年經(jīng)教育部批準,全國22所高校試水“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在9年的不斷探索與發(fā)展中,自主招生打破了高考(微博)一元化的格局,在本市形成了由復旦大學與上海交大進行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多校參與的“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點”和專科層次依法自主招生三足鼎立的格局。
這一格局隨著近年來高校聯(lián)盟的崛起,又達到了新的高峰。近年來,“北約”、“華約”、“同盟”各自以“常春藤”模式開展自主招生聯(lián)考,一份試卷成績能獲多所學校認可,由此,自主招生已由最初的“試水”,成為考生進入名校的重要途徑之一。
11月已至,一年一度的自主招生的“大戰(zhàn)”即將展開,考生如何在各類自主招生中理性地找到坐標?為自己在這場考試中贏得砝碼要做哪些前期準備?
選擇院校:
了解學校與自己
作為復旦大學自主招生社團“云聚社”的前任社長、復旦“改革試驗”的過來人——生物環(huán)境工程專業(yè)的許冰清驚訝于各種“聯(lián)盟”的發(fā)展速度,“‘華約’‘北約’‘同盟’接踵而至,涉及20多所國內(nèi)頂尖高校”,許冰清覺得,考生正面臨“一個甜蜜的選擇”。
這個甜蜜的選擇,對更多迷茫的考生來說,卻更像個甜蜜的煩惱:今天去復旦,明天到上海交大,下周則去同濟大學考試,這在每年參加自主招生的考生中已司空見慣。
記得在2010年“華約”聯(lián)考現(xiàn)場,一名陪考家長等候到晚上八點,在這之后的兩周里,他與孩子還有幾場自主招生需要參加。這名家長表示:“自主招生參加越多,機會越多,對我們來說只有奮力一搏。”
原本許冰清也這么以為,但經(jīng)歷過自主招生后,她的想法有了改變。在她看來,自主招生并非升入大學的唯一渠道,如果場場參加,場場落空,花費了精力又得不償失。“在自主招生‘百花齊放’下,學生認清方向,了解自身水平非常關鍵”。
認清方向是指考生需對學校了解更多。“比如復旦與上海交大,雖同時進行預錄取改革試驗,但其內(nèi)涵絕不相同。”
復旦大學校訓為“博學篤志,切問近思”,這所以人文見長的高校,追求“自由而無用的靈魂”,復旦校友李泓冰曾經(jīng)將其詮釋為:“所謂‘自由’,是思想與學術、甚至生活觀念,能在無邊的時空中恣意游走;‘無用’,則是對身邊現(xiàn)實功利的有意疏離。”
而上海交通大學的前身南洋公學從建校伊始,即堅持“求實學,務實業(yè)”的宗旨,以培養(yǎng)“第一等人才”為教育目標,被譽為“東方MIT(麻省理工學院)”,在該校前任校長謝繩武眼中,“上海交大學生的特點是務實,講究嚴謹,能與人比較融洽地相處”;谶@些辦學理念的差異,學生不妨在選擇前先想想:我更喜歡哪所學校?
而了解自身水平,則更方便解決一個問題:“我更適合哪所學校的自主招生考試?”
舉例來說,復旦大學“千分考”包含10門功課,強調(diào)綜合能力,注重知識積累;上海交大的AAA測試則更接近競賽題,題型開放,考驗考生的思維靈活度;同濟大學的“自主選拔錄取學業(yè)能力測試”的數(shù)理難度甚高,物理教材中不要求掌握的“光電效應”“光的角度的計算”以及高等數(shù)學中的“微積分”都會涉及,計算起來非常復雜;華東師范大學的筆試則在文科上下了功夫,答題時更像寫篇小文章。
由此可見,不同的高校,其辦學宗旨,培養(yǎng)方向都各不相同,如果考生要嘗試參加每所學校的自主招生,那結(jié)果必然是疲于奔命,得不償失。
因此,深入了解不同高校的文化,把握其培養(yǎng)特色,才是理性參加自主招生的態(tài)度。比如,復旦大學喜歡通才,那么綜合能力強的學生可以一試;喜愛文學,具有人文情懷的學生,則可參加華東師范大學的自主招生……作為考生,一定要善于把握形勢,找到合適自己的方向。
有報考自主招生意向的考生,不妨多登錄院校的招生網(wǎng)站,了解其自主招生形式、考試科目、對考生的要求,從中挑選一到兩所與自身氣質(zhì)相符、有認同感的院校,以之為目標不斷努力,為參加其自主招生打下堅實的基礎。
筆試準備:
抓牢學科基礎
盡管不少學校一再表示,自主招生強調(diào)綜合能力與平日積累,無法突擊速成,但在不少“過來人”看來,無法速成并不等于“不能準備”。
對本市考生來說,復旦大學的“水平測試”是獲得該校自主招生“預錄取”的第一道門檻。
這張“通識試卷”涵蓋了高中語文、數(shù)學、英語(論壇)、政治、歷史、地理、物理等10個科目,總題量為200道選擇題。如“你看到海水,會聯(lián)想到海水咸咸的滋味,這是‘聯(lián)想’還是‘通感’?”等題目層出不窮,興趣狹隘的學生很難通過,一直被認為是自主招生難以速成的典范。
但在許冰清等“過來人”看來,“復旦水平測試”雖然駁雜,但仍有可準備之處。“抓牢基礎就是關鍵”。
首先,水平測試考題并非難題偏題,重在考查基礎知識。語文考察的是文學常識,數(shù)學雖對計算要求高卻沒有超綱內(nèi)容,英語則因為閱讀篇幅長,詞匯艱深,許多人都不太會做,“可以有選擇地放棄”。
政治、歷史、地理3門科目,則“根據(jù)學業(yè)水平考內(nèi)容復習即可”。其中,政治應關注時政;歷史需要復習中國歷史事件年表、世界歷史事件年表;地理則要加強對氣候圖、人口分布圖、城市地圖等的讀圖能力。
理科中,物理雖偶有動量、光量、光電效應等超綱內(nèi)容,但仍以基礎為主;化學、生物大部分為基礎內(nèi)容。
“自主招生試題雖難,但其中的大部分還是跟著課本在走,掌握了學科基礎,便能抓住絕大部分考分,專攻偏題怪題,效果不一定太好。如果整天鉆研難題,卻連橢圓的方程式都記不住,這有什么用”?
迎接面試:
可以先期準備
如果說筆試考查的是學習積累,那么面試就是對一名學生綜合能力的考量。
各校的面試雖然形式不同,但其過程和實質(zhì)卻殊途同歸——每一位考生,都將與考官進行一場問與答的較量。因此,無論哪所學校的自主招生面試,都有可準備的共通之處。
大多院校在面試前,都需考生準備一份自我介紹或申請材料,因此,面試前第一個可準備的材料便是“自己”。
在材料中,有關自己的優(yōu)點、缺點、人生理想、興趣愛好、喜歡的書(至少準備三本,還要準備與你選擇的專業(yè)有關的書)等都能寫入其中。
真實、獨特、有把握,是寫材料時所需秉承的原則。一份獨特的材料,能夠讓面試官一眼讀出作者的能力與特點,留下深刻的印象。而材料的真實,則是誠信的保證,在面試時,許多考官習慣于對材料所述進行追問,如考生沒有親身經(jīng)歷,很難自圓其說,更無法充分發(fā)揮。
第二可準備的材料是“學校”。曾參加了同濟大學自主招生的陸興宇,還記得考官們都提了同一個問題:“你對我們學校了解多少?”在他看來,學生有必要在面試前對報考的大學進行詳細的了解,“這是考官從側(cè)面了解考生報考同濟大學的意愿是否明確”。
對閱人無數(shù)的考官來說,有目標的學生總比茫然的學生更值得招收。因此,考生意向中的專業(yè)將是考官的提問重點。不少過來人建議,應多讀與所報專業(yè)相關的書籍,記住書名和作者,至少也要了解專業(yè)大致內(nèi)涵。一名填報經(jīng)濟學專業(yè)的考生就曾表示,面試時教授讓自己列舉10個有關經(jīng)濟方面的“舶來語”,一下子讓自己傻了眼。
大學是關注社會的課堂,時事也是面試重頭戲。考生要準備的,不僅是時事的內(nèi)容,更要準備對時事的理解。面試準備期,考生可以在讀報看新聞的同時,自選一個話題,然后想象正與教授交談,說出對事件的看法。
后自主招生:
學習不松 心態(tài)放松
獲得復旦、上海交大“預錄取”,或通過“自主招生”,并不意味著可以高枕無憂,就此踏入大學門——即使獲得了“預錄取”資格,也要在秋季高考中達到“一本線”,才能進入所報高校。每一年高考中,總有幾名學生在這門檻前“倒下”。
如今在復旦國際政治系就讀的李穎坦言,獲得“預錄取”資格后,自己確有一段時間,覺得目標頓失,四顧茫然,但當看到其他通過者仍舊努力學習后,懈怠的狀態(tài)又慢慢轉(zhuǎn)回了正軌。她也很感謝老師的要求嚴格,即使獲得自主招生名額的學生,仍需按照要求繼續(xù)學習,“在我們這一屆的市北中學,絕大多數(shù)獲得自主招生名額的考生,都過了‘一本’的投檔分數(shù)線”。
成功者須警惕,失敗者則無須氣餒。在李穎的印象中,一些自主招生的失敗者,不少仍通過高考進入了不錯的高校。“說穿了,自主招生只是進入高校的途徑之一,不要為此‘壓死’自己”。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revolutshibainupartnership.com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