競(jìng)賽專題講座-平面幾何證明
2009-08-31 11:07:35網(wǎng)絡(luò)來源
【競(jìng)賽知識(shí)點(diǎn)撥】
1. 線段或角相等的證明
(1) 利用全等△或相似多邊形;
(2) 利用等腰△;
(3) 利用平行四邊形;
(4) 利用等量代換;
(5) 利用平行線的性質(zhì)或利用比例關(guān)系
(6) 利用圓中的等量關(guān)系等。
2. 線段或角的和差倍分的證明
(1) 轉(zhuǎn)化為相等問題。如要證明a=b±c,可以先作出線段p=b±c,再去證明a=p,即所謂“截長(zhǎng)補(bǔ)短”,角的問題仿此進(jìn)行。
(2) 直接用已知的定理。例如:中位線定理,Rt△斜邊上的中線等于斜邊的一半;△的外角等于不相鄰的內(nèi)角之和;圓周角等于同弧所對(duì)圓心角的一半等等。
3. 兩線平行與垂直的證明
(1) 利用兩線平行與垂直的判定定理。
(2) 利用平行四邊形的性質(zhì)可證明平行;利用等腰△的“三線合一”可證明垂直。
(3) 利用比例關(guān)系可證明平行;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證明垂直等。
【競(jìng)賽例題剖析】
【例1】從⊙O外一點(diǎn)P向圓引兩條切線PA、PB和割線PCD。從A點(diǎn)作弦AE平行于CD,連結(jié)BE交CD于F。求證:BE平分CD。
【分析1】構(gòu)造兩個(gè)全等△。
連結(jié)ED、AC、AF。
CF=DF←△ACF≌△EDF←
←
←∠PAB=∠AEB=∠PFB
【分析2】利用圓中的等量關(guān)系。連結(jié)OF、OP、OB。
←∠PFB=∠POB←
←
注:連結(jié)OP、OA、OF,證明A、O、F、P四點(diǎn)共圓亦可。
【例2】△ABC內(nèi)接于⊙O,P是弧 AB上的一點(diǎn),過P作OA、OB的垂線,與AC、BC分別交于S、T,AB交于M、N。求證:PM=MS充要條件是PN=NT。
【分析】只需證, PM·PN=MS·NT。
(∠1=∠2,∠3=∠4)→△APM∽△PBN
→→PM·PN=AM·BN
(∠BNT=∠AMS,∠BTN=∠MAS)→△BNT∽△SMA
→→MS·NT=AM·BN
【例3】已知A為平面上兩半徑不等的圓O1和O2的一個(gè)交點(diǎn),兩外公切線P1P2、Q1Q2分別切兩圓于P1、P2、Q1、Q2,M1、M2分別為P1Q1、P2Q2的中點(diǎn)。求證:∠O1AO2=∠M1AM2。
【分析】設(shè)B為兩圓的另一交點(diǎn),連結(jié)并延長(zhǎng)BA交P1P2于C,交O1O2于M,則C為P1P2的中點(diǎn),且P1M1∥CM∥P2M2,故CM為M1M2的中垂線。
在O1M上截取MO3=MO2,則∠M1AO3=∠M2AO2。
故只需證∠O1AM1=∠O3AM1,即證。
由△P1O1M1∽P2O2M2,M1O3=M2O2,O1P1=O1A,O2P2=O2A可得。
【例4】在△ABC中,AB>AC,∠A的外角平分線交△ABC的外接圓于D,DE⊥AB于E,求證:AE=。
【分析】方法1、2AE=AB-AC
← 在BE上截取EF=AE,只需證BF=AC,連結(jié)DC、DB、DF,從而只需證△DBF≌△DCA
← DF=DA,∠DBF=∠DCA,∠DFB=∠DAC
←∠DFA=∠DAF=∠DAG。
方法2、延長(zhǎng)CA至G,使AG=AE,則只需證BE=CG
← 連結(jié)DG、DC、DB,則只需證△DBE≌△DCG
← DE=DG,∠DBE=∠DCG,∠DEB=∠DGC=Rt∠。
【例5】∠ABC的頂點(diǎn)B在⊙O外,BA、BC均與⊙O相交,過BA與圓的交點(diǎn)K引∠ABC平分線的垂線,交⊙O于P,交BC于M。
求證:線段PM為圓心到∠ABC平分線距離的2倍。
【分析】若角平分線過O,則P、M重合,PM=0,結(jié)論顯然成立。
若角平分線不過O,則延長(zhǎng)DO至D‘,使OD’=OD,則只需證DD‘=PM。連結(jié)D’P、DM,則只需證DMPD‘為平行四邊形。
過O作m⊥PK,則DD’,KP,∴∠D‘PK=∠DKP
BL平分∠ABC,MK⊥BL→BL為MK的中垂線→∠DKB=∠DMK
∴∠D’PK=∠DMK,∴D‘P∥DM。而D’ D∥PM,
∴DMPD‘為平行四邊形。
【例6】在△ABC中,AP為∠A的平分線,AM為BC邊上的中線,過B作BH⊥AP于H,AM的延長(zhǎng)線交BH于Q,求證:PQ∥AB。
【分析】方法1、結(jié)合中線和角平分線的性質(zhì),考慮用比例證明平行。
倍長(zhǎng)中線:延長(zhǎng)AM至M’,使AM=MA‘,連結(jié)BA’,如圖6-1。
PQ∥AB←←←
←
∠A‘BQ=180°-(∠HBA+∠BAH+∠CAP)= 180°-90°-∠CAP=90°-∠BAP=∠ABQ
方法2、結(jié)合角平分線和BH⊥AH聯(lián)想對(duì)稱知識(shí)。
延長(zhǎng)BH交AC的延長(zhǎng)線于B’,如圖6-2。則H為BB‘的中點(diǎn),因?yàn)镸為BC的中點(diǎn),連結(jié)HM,則HM∥B/C。延長(zhǎng)HM交AB于O,則O為AB的中點(diǎn)。延長(zhǎng)MO至M’,使OM‘=OM,連結(jié)M’A、M‘B,則AM’BM是平行四邊形,
∴MP∥AM‘,QM∥BM’。于是,,所以PQ∥AB。
【例7】菱形ABCD的內(nèi)切圓O與各邊分別切于E、F、G、H,在EF與GH上分別作⊙O的切線交AB于M,交BC于N,交CD于P,交DA于Q。
求證:MQ∥NP。(95年全國聯(lián)賽二試3)
【分析】由AB∥CD知:要證MQ∥NP,只需證∠AMQ=∠CPN,
結(jié)合∠A=∠C知,只需證△AMQ∽△CPN←,AM·CN=AQ·CP。
連結(jié)AC、BD,其交點(diǎn)為內(nèi)切圓心O。設(shè)MN與⊙O切于K,連結(jié)OE、OM、OK、ON、OF。記∠ABO=φ,∠MOK=α,∠KON=β,則
∠EOM=α,∠FON=β,∠EOF=2α+2β=180°-2φ。
∴∠BON=90°-∠NOF-∠COF=90°-β-φ=α
∴∠CNO=∠NBO+∠NOB=φ+α=∠AOE+∠MOE=∠AOM
又∠OCN=∠MAO,∴△OCN∽△MAO,于是,
∴AM·CN=AO·CO
同理,AQ·CP=AO·CO。
【例8】ABCD是圓內(nèi)接四邊形,其對(duì)角線交于P,M、N分別是AD、BC的中點(diǎn),過M、N分別作BD、AC的垂線交于K。求證:KP⊥AB。
【分析】延長(zhǎng)KP交AB于L,則只需證∠PAL+∠APL=90°,
即只需證∠PDC+∠KPC=90°,只需證∠PDC=∠PKF,
因?yàn)镻、F、K、E四點(diǎn)共圓,故只需證∠PDC=∠PEF,即EF∥DC。
←←←△DME∽△CNF
【例9】以△ABC的邊BC為直徑作半圓,與AB、AC分別交于點(diǎn)D、E。過D、E作BC的垂線,垂足分別是F、G,線段DG、EF交于點(diǎn)M。求證:AM⊥BC。
【分析】連結(jié)BE、CD交于H,則H為垂心,故AH⊥BC。(同一法)
設(shè)AH⊥BC于O,DG、AH交于M1,EF、AH交于M2。下面證M1、M2重合。
OM1∥DF→→OM1=。
OM2∥EG→→OM2=。
只需證OG·DF=EG·OF,即←Rt△OEG∽R(shí)t△ODF←∠DOF=∠DHB=∠EHC=∠EO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