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社會進步與制度創(chuàng)新
來源:網絡整理 2024-11-25 10:13:48
一、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
1.含義: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包括專制主義和中央集權制度兩個概念。前者是指中央的決策方式,即皇帝個人專斷獨裁。后者是指全國各種軍政財大權歸屬中央,地方完全由中央管理和控制。
2.原因:
、俳洕矗河煞饨ǖ慕洕A決定的。封建的個體小農經濟要求有一個強有力的中央政權,維護國家統(tǒng)一和社會安定,保證生產發(fā)展。封建地主階級也需要有一個強有力的政權保護封建土地所有制,鎮(zhèn)壓農民的反抗。
、谡胃矗哼m應地主階級建立和鞏固政權,完成和鞏固統(tǒng)一,加強對人民控制的需要。
③理論來源:法家“集權”理論。
3.過程:
形成:戰(zhàn)國。①韓非子“集權”思想;②秦國商鞅變法,建立縣制。
確立:秦朝。①政治上:確立皇權至高無上;中央設三公九卿,地方實行郡縣制;頒布秦律。②經濟上:確立土地私有;統(tǒng)一貨幣、度量衡;車同軌,修馳道。③思想上:推行“焚書坑儒”,實行思想專制。④文化上:書同文、以法為教、以吏為師。
鞏固:西漢有①郡國并行制②漢武帝政治上推行封建大一統(tǒng)的措施察舉制、刺史制度、“推恩令”、“附益之法”、在軍事上北擊匈奴、南攻越族、在思想上 “罷黜百家,獨尊儒術”。
完善:隋唐實行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等
加強:北宋集中軍權、行政權、財權、司法權等措施,尤其是對地方管理措施要重視。
發(fā)展:元朝重點掌握宣政院、行省制度。
強化:明朝在中央,廢丞相權分六部,皇權空前加強;在地方,廢行省設三司,大權統(tǒng)歸中央;廢大都督府,行五軍都督府;頒布《大明律》,維護封建特權統(tǒng)治;設置廠衛(wèi)機構,以保衛(wèi)皇權;實行八股取士,以加強思想控制;清朝的軍機處、大興文字獄等內容。
結束: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結束了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
4.特點:皇權的至高無上和專制獨裁;帝位終身制和皇位世襲制;以“君權神授”來神化皇權以鞏固統(tǒng)治;以文化專制來鞏固政治專制;中央和地方、君權和相權的矛盾伴隨著集權制度發(fā)展的始終。
5.基本矛盾和發(fā)展趨勢
一是皇權和相權的矛盾。其發(fā)展總趨勢是相權不斷削弱,皇權不斷加強。
二是中央集權和地方分權的矛盾。
發(fā)展總趨勢:地方權力不斷收歸中央,中央集權不斷加強。
6.評價
(1)積極作用:①有利于多民族封建國家的建立、鞏固和發(fā)展。②有利于鞏固封建統(tǒng)治,維護祖國統(tǒng)一、國家獨立與領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組織人力、物力和財力進行大規(guī)模的公共建設,有利于社會經濟的發(fā)展。④有利于各地區(qū)的經濟、文化交流,有利于民族融合,有利于增強中華民族的凝聚力。
(2)不利影響:①在封建社會上升發(fā)展時期,其積極作用為主流。但在下降時期,其消極作用越來越明顯,嚴重阻礙了社會經濟文化的發(fā)展和社會進步。②君主專制易形成暴政、腐敗現象,成為社會進步的嚴重障礙。
二、中央機構和官制的變化:略。
三、地方行政制度——分封制、郡縣制、行省制度、土司制度、改土歸流
四、選官制度
兩漢:察舉制、皇帝征召等
魏晉南北朝:九品中正制
隋唐至明清:科舉制(隋:建立;唐:完善;北宋:發(fā)展;明清:沒落)
五、監(jiān)察制度
秦朝:御史大夫
兩漢:刺史制度
北宋:通判
元朝:御史臺
明朝:按察使司和廠衛(wèi)特務機構
六、少數民族的政治制度
遼:蕃漢分治(南北面官制度)
金:猛安謀克制度
后金:八旗制度
相關推薦:
高考歷史知識點匯總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線
專業(yè)分數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