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前勿信所謂“內部題”“必考題”
2024-10-13 17:42:59網絡整理
高考進入最后倒計時,沖刺階段如何提分?高考改革后,大學、中學、師生等應如何應對?近日,華南師范大學人才測評與考試研究所所長張敏強講解了“高考改革應對策略與高三沖刺應對措施”。
張敏強提醒,沖刺階段切勿盲目相信網上所謂的“內部題”“必考題”,應以“溫故”為主,不建議再做過多新題目。他提醒家長,考慮志愿填報要充分了解孩子的興趣和未來發(fā)展方向,要尊重孩子的抉擇,“找到合適的專業(yè),比純粹挑學校還要重要。”
談改革
用全國卷對錄取沒有影響
高考既是學生的人生大考,也是對社會管理的大考驗。張敏強透露,今年全國高考報名考生約970萬人,“粗略估算,考生的父母、祖輩近7000萬人,加上超過100萬的監(jiān)考人員及其他工作人員,與高考相關的人數接近一億人。”由此,高考的公平性和科學性歷來受到高度關注。
張敏強梳理了從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我國高考改革的歷程。他提煉了2014年國家發(fā)布的高考改革方案中的多項重大變化:一是高考不再分文理科;二是西部高校為中西部學子留專門名額,部屬高校嚴控屬地招生比例;三是高考加分項目“瘦身”;四是重點高校定向招收貧困生;五是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一年兩考,覆蓋所有科目避免偏科。
而從今年起,高校自主招生已逐步嚴控規(guī)模,并安排在高考后進行;中學也將逐步建立學生綜合素質檔案,供高校錄取參考。
著眼廣東,今年高考也有一項重大變化——回歸全國卷。“我認為,今年使用全國卷對廣東來說是好的。國家命題,出卷老師和考試大綱是長期穩(wěn)定的,全國的師資條件及水平,對比省級有優(yōu)勢;而省級自主命題,受人員及其他條件的影響,科目之間難度起伏比較大,”張敏強說。
有不少學生家長擔心,相比廣東卷,今年的全國卷會難度增加,甚至會影響錄取。張敏強回應稱,國家命題與省命題對錄取沒有影響,而高考實際上是“常模參照考試”,錄取按照從高分到低分的順序進行。“中國的高考是按省定名額、劃分數線的,所以,無論是國考、省考,錄取總額是不變的,錄取關注的是排名的位置。”
談影響
“3+3”組合將影響專業(yè)錄取
根據廣東省人民政府頒發(fā)《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廣東的考試招生制度單項改革從2016年陸續(xù)展開,2018年啟動高考綜合改革,2021年高考實行新的高考綜合改革方案。那么,未來廣東的高考將如何實施?
“我省高考將統(tǒng)一實行‘3+3’的考試模式。”張敏強解析,未來廣東本科院校招生不分文理科設置考試科目,實行語文、數學、外語(課程)3門統(tǒng)一高考科目和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考試方式,即“大3+小3”。
其中,外語、學業(yè)水平考試實現“一年兩考”;語文、數學、外語每科滿分150分。而3門高中學業(yè)水平考試科目由考生根據所報考高校的要求和自身特長,在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等科目中自主選擇。
高考方式的改革無疑給中學、大學的教學管理乃至每個家庭的抉擇帶來不小的挑戰(zhàn)。張敏強指出,在“大3+小3”的新高考模式下,思想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生物6科,學生選擇3科,所以共有20種組合。學生和老師會出現“走班”或者“走教”的情況。“這就要求,中學要根據學生的需求和大學專業(yè)的錄取科目合理設置課程;大學作為考生的接收單位,也需要根據考生報考情況設置不同的錄取分數線以及調整專業(yè)設置。”
此外,由于選什么樣的科目組合將影響學生高考報考的專業(yè),因此要求中學老師不僅要教學育人,專業(yè)出色,還得肩負學生職業(yè)生涯的指導工作,要根據學生興趣、能力特點指導選科、報考志愿。
“家長也必須對孩子的興趣、特點要有更深入的了解。”由此他建議在場的家長們,高考結束后,要主動與孩子深入溝通,充分了解他們的興趣、職業(yè)規(guī)劃后再填報志愿。
相關推薦: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