尖子生分享高考高分經(jīng)驗 (3)
2020-01-03 12:20:34高考網(wǎng)整理
學會自己留作業(yè)
作業(yè)內(nèi)容因人而異,作業(yè)量有時也因人而異,特別是學生畢業(yè)前的那一年,自己有了較好的習慣,一部分同學基礎已較牢固,就沒有必要非寫教師布置的作業(yè),而應根據(jù)自己的情況,自己給自己布置作業(yè)。但一定要遵循以下原則:
1實事求是原則
任何人都應該按照自己的具體情況,依據(jù)科學的學習方法,去為自己布置作業(yè),不能好高騖遠脫離實際情況。
2以課堂學習為主原則
任何脫離課堂的學習都是一種事倍功半的工作,課堂是學生學習知識、掌握知識的主要陣地,只有充分利用課堂優(yōu)勢,才能取得更好成績。
及時復習
及時復習,指緊隨課堂教學,天天都采用的復習方法。復習貴在及時。這是由“先快后慢”的貴忘規(guī)律所決定的。
心理學家曾作過這樣的實驗:讓三個組的學生熟記一篇詩歌,第一組間隔一天復習;第二組間隔三復習;第三組問事處六天復習。
凜達到熟記的統(tǒng)一程度,第一組學生平均需復習四次;第二組平均需用要復習六次;第三組平均需要復習七次。
可見,復習間隔的時間越短,復習的次數(shù)越少。實驗結果表明:復習能做到及時,可以提高熟記的結果。然而,學生常出現(xiàn)情況是:課上聽課,課下做作業(yè),復習環(huán)節(jié)省略。
這樣致使所學的知識的系統(tǒng)性、完整性受到破壞,時間一長所學的知識就會模糊、忘卻,不系統(tǒng),不理解的知識是最容易忘記的知識。因此我們必需重視復習。及時復習的程序:
1嘗試回憶
回憶又稱重現(xiàn),指以前識記過的事物不在目前,在其刺激的影響下,或在主觀意識的引動下,報導舊的映象重新呈現(xiàn)出來。
所謂嘗試回憶,簡單地說,就是獨立地把老師課上所講的內(nèi)容回憶一遍。這樣做實際上就是自己考自己,是逼上梁山著自己專心致志去動腦筋進行思考的一種方法。其好處有以下三點:
1、能及時檢查聽課效果,以促使自己積極進取、聚精會神地把課聽好。
2、有得于動腦習慣的養(yǎng)成,并能增強、提高個人的記憶效果。
3、能更明確復習的針對性。
2閱讀教科書
教科書是教育部門組織專家、學者和有經(jīng)驗的教師依據(jù)教學大綱,按照知識的科學體系,針對學生的年齡特征和社會發(fā)展需要而編寫的。內(nèi)容上系統(tǒng)、嚴謹,深刻,是一般參考書無法代替的。
復習時若不認真鉆研教科書,則難以達到教科書的基本要求,也難以系統(tǒng)地掌握中學階段所學的知識,因為教科書是教與學的唯一憑據(jù)。為達到質(zhì)量較高的閱讀,在方法上需用注意到以下幾點:
1、圈點勾劃。閱讀時,把新出現(xiàn)的概念、定義、定理、結論等重點部分,或容易忽略的要點部分,用紅色筆勾劃出來。
2、提要。在書頁的空白處,用少量文字,把書的重要內(nèi)容簡單地概括出來。
3、思錄。在書頁的空白處,用不同顏色的筆,記錄讀者通過思維,從書中發(fā)出來的意思,也就是前面講的“從文字里行間讀出的學問”。
3整理課堂筆記
課堂筆記的詳略人各有異,但記好聽課的重點、難點是學生所共取的。劉筆記在復習中是嘗試回憶、閱讀教材的線索和綱目,又要通過閱讀教材來整理課堂筆記,使用權其達到知識深化、簡化、系統(tǒng)化。
整理筆記的任務有:
1、補。補上該記而沒記的內(nèi)容,使知識系統(tǒng)化。
2、正。更正課堂記錄不太準確,用詞不當,深度不夠的地方。
3、添。添上個人學習的心得、見解、評價等。
4看參考書
適當?shù)負淇它c參考書是有必要的,但要擺正教材與參考主從關系。閱讀參考書僅是做為學習課本的補充。目的是加寬知識面或加深對教材的理解,所以只選擇個別章節(jié)或個別知識點做參考性閱讀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