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政治高頻考點:“認識論”的知識分析問題
2019-05-30 14:02:22網絡資源
1、“辯證唯物主義認識論”或“求索真理的歷程”答題要點
。1)實踐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物質性活動。具有客觀物質性、主觀能動性和社會歷史性三大特征,并且實踐活動是一種直接現實性的活動。
。2)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系:
、賹嵺`決定認識(是認識的來源、認識發(fā)展的動力、檢驗認識真理性的唯一標準和認識的目的和歸宿。)要求我們樹立實踐觀點,積極參與社會實踐。
、谡J識對實踐具有反作用。要求我們樹立正確的認識,堅持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3)真理具有客觀性、具體性和條件性。人們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4)人的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要求我們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展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2、運用哲學知識,分析探索實踐過程。
答題要素:實踐特點+實踐決定認識+認識過程
①實踐特點:客觀物質性+能動性+社會歷史性。
、趯嵺`決定認識:來源+動力+唯一標準+目的。
③認識過程:認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3.運用真理的知識分析……(或者問在實踐中追求和發(fā)展真理):
、僬胬硎菢酥局饔^同客觀相符合的哲學范疇,是人們對客觀事物及其規(guī)律的正確反映。
②真理是客觀的、具體的有條件的,是主觀與客觀具體的歷史統(tǒng)一,要做到理論與實踐具體的歷史的統(tǒng)一。
、壅J識具有反復性、無限性和上升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④實踐決定認識,實踐是真理性認識的來源,實踐是檢驗認識的真理性的唯一標準。
4.從認識發(fā)展的角度或“追求真理是一個過程”:
、僬J識具有反復性,人們對一個事物的正確認識往往要經過從實踐到認識,再從認識到實踐的多次反復才能完成。
②認識具有無限性,追求真理是一個永無止境的過程。
、壅J識具有上升性,從實踐到認識、從認識到實踐的循環(huán)是一種波浪式的前進或螺旋式的上升。
④與時俱進,開拓創(chuàng)新,在實踐中認識和發(fā)現真理,在實踐中檢驗和發(fā)展真理。
5.認識的反復性、無限性的原因:
(1)認識具有反復性:
、偃藗儗陀^事物的認識總要受到具體實踐水平的限制;
②客觀事物是復雜變化的,其本質的暴露和展現也有一個過程。
(2)認識具有無限性:
、僬J識的對象是無限的變化著的物質世界;
②認識主體的人類是世代延續(xù)的;
、壅J識的基礎社會實踐是不斷發(fā)展的。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