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歷史知識點:王權與教權
來源:網(wǎng)絡資源 2019-05-17 15:04:50
王權與教權
知道:
1. 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開創(chuàng)了教皇干預世俗君主廢立的先例;756年,丕平獻土,奠定教皇國的基礎,使教會掌握部分世俗權力;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統(tǒng)治帶上“君權神授”的光環(huán)。
2. 11世紀末,德皇亨利四世和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間的主教授職權之爭趨于白熱化。1077年,亨利四世迫于國內(nèi)形勢,只得俯首屈服,親赴意大利北部教皇駐地卡諾莎城堡,赤足冒雪,哀求三天,始得覲見。格列高利七世同意回復其教籍和統(tǒng)治權。史稱“卡諾莎覲見”
卡諾莎覲見表明:教皇當時已經(jīng)完全擺脫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備了與之抗衡的能力。
3. 1309年,在腓力四世的壓力下,新教皇將教廷從羅馬移至法國南部小城阿維尼翁,教皇事實上成了法國國王的人質(zhì),史稱“阿維尼翁之囚”。
阿維尼翁之囚是一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此后教權由盛而衰。
理解:
1. 西歐以教權與王權互相依存,互為依存為基本特點的統(tǒng)治形式形成的原因和過程。
第一階段,從公元5世紀開始,王權與教權關系密切,各有所得。西羅馬帝國滅亡后,西歐普遍處于混亂狀態(tài),496年,克洛維受洗,使教會成為封建統(tǒng)治的一部分;751年加洛林王朝的建立,開創(chuàng)了教皇干預世俗君主廢立的先例;756年,丕平獻土,奠定教皇國的基礎,使教會掌握部分世俗權力;800年,查理加冕,使自己的統(tǒng)治帶上“君權神授”的光環(huán)。王權與教權互相依存、共同統(tǒng)治的局面逐漸形成。
第二階段,從11世紀開始,教權權勢膨脹,世俗權力軟弱渙散,教會強調(diào)教權至上,王權企圖限制教權勢力擴張。典型事例是德皇亨利四世與教皇格列高利七世之間主教授職權之爭,導致“卡諾莎覲見”。表明教權勢力不斷增強。
第三階段,從13世紀末葉開始,英法等國中央政府權力逐步加強,教權由盛而衰。阿維尼翁之囚是一個歷史的轉(zhuǎn)折點。
2. 西歐教權與王權互相爭斗,力量此消彼長的歷史原因和發(fā)展趨勢。
11世紀,西歐處于四分五裂的封建割據(jù)狀態(tài),尤其是神圣羅馬帝國,皇帝始終未能建立中央集權的統(tǒng)治,實際權力有限。而教皇當時已完全擺脫了世俗君主的控制,并具備了與之抗衡的能力。所以,當?shù)峦鹾嗬氖赖种聘窳懈呃呤赖挠嘘P命令,格列高利七世可以利用德國國內(nèi)的部分大封建割據(jù)勢力與中央政府的對峙,迫使亨利四世就范,導致“卡諾莎覲見”。
13世紀末葉,十字軍運動以慘敗而宣告結(jié)束,作為倡導者的天主教會威望驟降,教權開始走下坡路。與此同時,由于商品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新興市民階層的支持,英、法等國的中央政府權力則逐步得到加強。1302年,法王腓力四世召開三級會議,取得社會各階層的支持,加強王權。法王腓力四世斷然軟禁卜尼法斯八世。此后的阿維尼翁之囚成為教權由盛而衰的歷史轉(zhuǎn)折點.
上述史實反映,西歐教權與王權力量的消長隨著時代的進步,呈現(xiàn)王權逐漸加強,教權急劇衰落的趨勢。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愿填報、錄取分數(shù)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jié)點
盡在"高考網(wǎng)"微信公眾號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