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提前招生有內部名額
2019-03-07 18:20:04浙江省教育考試院
新一年,隨著我省三位一體和高職提前招生報名及綜合素質測試陸續(xù)展開,社會上與此相關的詐騙陷阱漸漸進入高發(fā)。近期,我省接到有關考生和家長反映,部分所謂的機構及不法分子暗地里打著高校的名義,謊稱手中掌握和“承包”部分提前招生“內部名額”,考生繳納數萬元不等的高額費用就可如愿上學。此外,個別以營利為目的中介機構辦所謂的“包過”培訓班,針對三位一體招生各高校的初次遴選、綜合素質測試面試等環(huán)節(jié),收取大筆培訓費并承諾“不通過”就退款。在此溫馨提醒考生和家長:千萬要擦亮眼睛,以免落入陷阱。
那么,究竟是怎樣的情況呢?考生和家長需要注意些啥?
對策一,看清招生政策規(guī)程
重點:我省從緊從嚴管控,根本不會有內部名額。
今年浙江省屬94所三位一體和高職提前招生試點高校在經過嚴格的審核程序后,現各校均在已報備的招生章程中公布了具體專業(yè)、人數,將漸次按報考規(guī)定、測試形式、招生規(guī)則,進行綜合評價、擇優(yōu)錄取,嚴格按照已公布的計劃執(zhí)行,不可隨意增減,更不可能由社會上的機構或個人去掌握任何所謂的“內部名額”。高校在對考生報名材料初次遴選審核后會在其官網公示通過的考生名單;通過初選的考生參加高校組織的綜合素質測試,高校確定入圍考生名單并在官網公示;考生按規(guī)定的時間、要求和程序統(tǒng)一填報志愿。
我省進一步實行從嚴從緊管控,明確了“九嚴禁”,包括嚴禁高校委托個人或校外組織開展有關工作,嚴禁試點高校(學院、系、部)及教職工組織或參與考前輔導、應試培訓,嚴禁向指定中學分配推薦或錄取名額,嚴禁未經同意擅自調整計劃或超計劃錄取,嚴禁降低標準錄取考生,嚴禁錄取未經公示考生,嚴禁參加由中介機構組織的咨詢活動等。
對策二,注意防范規(guī)避陷阱
重點:陷阱背后都是以營利為目的。
打著高校“內部名額”等幌子的不法分子或中介機構,都是利用考生和家長急于上學或期望“走捷徑”的心理招攬生意,以營利為目的?忌议L切勿輕信,否則不但會損失錢財,還可能錯失正常的錄取機會。如遇類似騙局請盡快聯系招考職能管理機構,如已造成損失的應立即向公安機關報案。
面對社會上的“包過”培訓班,需要保持清醒、謹慎對待以規(guī)避陷阱。高校一般按招生計劃的5倍確定遴選入圍合格名單,因前期遴選入圍合格比例較大,故三位一體初次遴選或綜合素質測試入圍并不等于“過了”,更不等于最后一定會被錄取。所謂“包過”,多根據本身入圍的高概率等情況提前進行測算和承諾,并非培訓機構實力非凡。最后考生能否錄取,還需依靠自身的特長積累、綜合素質實力和高考、學考成績,并非靠高額費用短期培訓出奇制勝。請考生家長注意甄別,以免上當受騙造成不必要的損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