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丹評作文:柔軟感世界 堅強勝苦難
2016-03-08 10:44:39點知教育
今年是2016年942萬考生走進高考考場高考。點知教育第一時間發(fā)布全國各地高考作文題目押題,并邀請名家點評。知名文化學者、北師大教授于丹說,“今年有大量的作文題目都是在鼓勵給人多元角度所合成的一個立體空間延伸。這種可延展性的題目都是對思維的一種訓練,也是對一種多元、豐富、自我跟世界關(guān)系匹配的一種肯定跟鼓勵。”以下為于丹點評實錄:
作文是一種最大的導向
因為它可以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思維方式受到鼓勵。其實在整個高考之前,我想我們接受這種標準答案的教育已經(jīng)足夠多了。高考這個導向其實要告訴我們?nèi)宋膶W科,在一定程度上不一定是非要全部是標準答案。因為人文學科更多的,其實是鼓勵一個開始成熟的人從不同的角度觀察多變的世界。
然后得出自己的結(jié)論,然后學習跟這個世界調(diào)試、相處。我想這是人文學科最大的目的,其實無非也就是幫助人,成全人。所以我覺得作文其實能夠給大家寬泛一點的范疇,給大家一個多元的角度,是挺有意思的一種方式,也就是讓人答出不可復制的考卷。
柔軟:感知世界堅強:戰(zhàn)勝苦難
上海這個考題談到心中的柔軟和堅強,我覺得這是挺好的一個題目。因為在我看來,人的內(nèi)心只有保存著一生的柔軟,它才有感知這個世界風花雪月,愛的那種能力,只有柔軟才會感動,才會對這個世界的一切有通感。比如說長江的沉船,那個上面有那么多老人家,400多人生死未卜,這些天這是中國最大的一個討論命題。如果心中不柔軟的話,你可能就會覺得是別人家的悲歡,別人的生命。那么其實我們也是別人眼里的別人,所以柔軟這件事情關(guān)乎我們世界的通感。但是另外一方面堅強也正是因為這個事情有這么多的多變,人最后真正要走下去,不管是你遇到個人職業(yè)生涯的千難萬險。還是世界上這么多猝不及防的苦難。那人總歸是要有這樣一種堅強才能夠真正走下去。
所以我是覺得堅強和柔軟并不矛盾,按照過去簡單的二分法,或者一元論。我們常常會教導學生,做一個柔軟的人,或做一個堅強的人。但是事實上,需要我們感知世界的時候,我們就要有足夠敏銳的柔軟,但是需要我們真正去平衡自己生命中各種元素,去走過這一生的時候,我們要有足夠博大的堅強。所以我覺得現(xiàn)在的小孩子,可能自己的柔軟和自己的堅強,他還都不能夠觸摸到,但是他應(yīng)該知道。所以我就覺得這種題目是一個坐標,能夠讓人知道,人不是簡單被貼上標簽的個體,他一定是一種有反差,有矛盾的,有平衡的個體。
更多作文走向多元、豐富、自我跟世界關(guān)系匹配
這樣廣東的題目也是體現(xiàn)了這樣一個辯證法,他說你怎么樣感知自然呢?如果你要是近處去分辨云朵、花朵,你可能感知的非常真實。但是,你沒有在電視里看見的那么豐富,鮮艷的色彩,看不了那么多,那么遠。那你可以從現(xiàn)實中有觸摸它的質(zhì)地,從網(wǎng)上你可以知道它相關(guān)各種的知識,我覺得這個跟上海的題目異曲同工。就是它擺脫了簡單的二分法和一元論,給人的都是多元角度所合成的一個立體空間。實際上我們是真實的空間中感覺的自然更好,還是在虛擬空間中我們了解的更為準確。應(yīng)該說一個平衡的人,兩個空間中都合在一起才是最好的自然。
因為這就是像盲人摸象一樣,摸到象耳朵的人會執(zhí)著的說大象像一把扇子,摸到象尾巴的人就會堅持說,大象就是一根繩子。而只有把大象幾個印象都拼湊在一起,當我們停止爭論的時候,大象正在接近它的真相。所以對這個世界的了解也是一樣。我們今天有如此發(fā)達的網(wǎng)絡(luò)工具,我們有這么多了解,其實才能夠全面的,準確的,對象化的搜索到那些關(guān)鍵詞,那些核心的價值內(nèi)容。如果因為有了虛擬的網(wǎng)絡(luò)空間,我們就不去接觸自然了,那其實才是人生更大的一種損失,因為我們就失去了人作為一種生物跟自然萬物的關(guān)聯(lián)。本來我們是和動物和植物一起生活在自然中的。我們能因為一個虛擬空間的豐富,而放棄這種與生俱來的權(quán)利嗎?所以只有雙方匹配在一起,才是接近真實的。
所以我看到今年有大量的作文題目都是在鼓勵這樣一種,不是導致單一層面的答案,不是簡單的對對錯的判別,而是每個人根據(jù)自己的想法可以做延伸。我是覺得這種可延展性的題目都是對思維的一種訓練,也是對一種多元、豐富、自我跟世界關(guān)系匹配的一種肯定跟鼓勵。
所以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覺得今年的作文,雖然說參差不齊,各個省的思路都不同。但是這種鼓勵發(fā)散的,能夠讓大家延伸自我的題目是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