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所高校在長沙自主招生 九成學生成“陪練”
2012-02-10 11:10:59長沙晚報
“無考綱、無樣題、源于高考、難于高考”的自主招生考試,因為有著高考加分的優(yōu)惠,每年引得成千上萬的高三考生“前赴后繼”。明、后兩天,囊括了全國27所頂尖大學的“北約”、“華約”、“卓越聯(lián)盟”三大陣營將在長沙舉行自主招生筆試。11日,北京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香港大學等11校和清華大學、中國科技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7校同時開考;12日,“卓越聯(lián)盟”(北京理工大學、大連理工大學等9所高校)開考。
不過,從歷屆自主招生來看,優(yōu)惠雖然誘人,但最終“摘到桃子”的考生屈指可數(shù)。那些自信滿滿的“尖子生”經(jīng)過博弈后才恍然大悟,只學課本完全應付不了上至天文下至地理的考題,而所謂的突擊培訓班,只是個傳說。因此,對于考生和家長來說,參不參加自主招生,其實是件挺糾結的事。
糾結1
考題“太活”復習“忐忑”
北京大學2010年舉行的自主招生筆試語文試卷中,有一題的題干為網(wǎng)絡歌曲《全世界都在笑中國傻》的歌詞節(jié)選,要求考生根據(jù)歌詞找出“韻腳”,再用“韻腳”中的四個字造句,同時還要考生找出所有動詞,選擇筆畫最少的兩個動詞造句用在校園中的“宣傳語”,考生對此直呼“想不到”;南京大學高校特色測試中的一道作文題“你的誕生已經(jīng),誕生的你的死,已經(jīng)不死的你……”一考生稱自己讀了30遍都沒看懂;華中科大自主選拔錄取有這樣一道面試題:“對重慶打黑中律師李莊制造偽證的行為,你有什么看法?”許多考生被問了個“一抹黑”。這樣的自主招生考題,不僅中學生,就是中學老師或大學老師來做也得費一番“折騰”。
“參加自主招生考試之前,我只知道試題肯定超出課本范圍,只能一頭霧水地復習。”長郡中學高中畢業(yè)生李尚俊參加了2011年武漢大學自主招生考試。作為文科生的他,為了取得自主招生的好成績,不得不拿起了生物、化學、物理等理科課本。而理科生們也只得借來文科的歷史、地理、政治教材開始生吞活剝。
“自主招生題目很活,重分析能力和個人見解,這種臨時抱佛腳的方法,根本不起作用。”李尚俊說。
糾結2
自主招生的“應試化”傾向
自主招生的初衷是克服“一考定終身”這一應試教育的弊端,改變學生們鉆在題海中成為應試機器的現(xiàn)狀。但是,習慣了應試化教育的考生們卻仍以慣用的題海戰(zhàn)術、死記硬背等方式來應戰(zhàn)。
“從上高三開始,爸媽就讓我準備參加自主招生考試,每天做一套自主招生訓練題。”考生小宋將參加今年的“北約”自主招生考試。據(jù)他介紹,班上同學的備考方式大多是從網(wǎng)上、書店搜集各校歷屆的考題,向學長學姐盤問應試技巧,對著一些經(jīng)典的邏輯題狂背答案之類的“套路”。從淘寶網(wǎng)等各大售書網(wǎng)站自主招生押題類書籍上萬冊的銷售記錄來看,自主招生應試化表現(xiàn)在考生中間并非個案。
一些培訓機構也瞅準這個機會,提供各色自主招生培訓項目。記者在網(wǎng)絡搜索引擎上輸入“自主招生培訓”的字樣,能搜到180萬條結果。這些培訓班的出現(xiàn),是自主招生可能陷入應試化的一個值得警惕的信號。
清華大學招辦主任于涵此前也表示,從前段時間清華自主招生“領軍計劃”面試現(xiàn)場來看,一些考生明顯經(jīng)過面試培訓。“很多時候,面試變成了他們的一場表演。”于涵說。
“考生負擔本就很重,如今加上自主招生考試,又增加了負擔。”考生家長劉先生的這一擔心不無道理。而更多家長懷疑,本就與高考“同卵雙生”的自主招生,會不會和高考越長越像,最終失去它原有的面貌?
糾結3
獲加分優(yōu)惠者僅10%左右
長沙市一中副校長高陽平提供的一組數(shù)據(jù)顯示,2010年,該校有200多人參加自主招生考試,其中89人獲得加分,但最終真正加分起到作用的不足10人。
長郡中學2011屆理科班級中,一個班63人就有32人參加自主招生考試。50%的參考率,在長沙的其他名校并不少見,但最后得到加分的考生很少,成功使用加分優(yōu)惠的考生更是屈指可數(shù)。
長沙市一中畢業(yè)的張金銘,在高三那年光準備和參加自主招生的時間就用了兩個月,去三所外地學校參加自主招生面試的機票花費上萬元。作為過來人的他認為,要把那些打拼來的加分用得恰當,幾率真的很小。
復旦大學新聞中心主任方明表示,近年全國各高校聯(lián)考平均預錄取率為10%左右(即100人參考,10人獲加分資格),但去年復旦大學參加聯(lián)考的實際預錄取率低于2%。“這么看來,有98%申請復旦的學生沒享受到招生優(yōu)惠,做了無用功,其實是增加了學生負擔。” 方明說。
糾結4
自主招生難起到實際作用
在報考自主招生的考生中,大致有三種:成績拔尖的考生,希望通過自主招生“保底”;成績屬于上游的學生,希望通過自主招生的加分,沖擊北大、清華;一些考試成績屬于中等的學生,希望通過自主招生進入高一個層次的學校。
而最終結果一般是:成績拔尖的學生高考正常發(fā)揮,以高分考上理想的學校,自主招生優(yōu)惠沒起作用;上游成績的學生報考清華、北大級別的自主招生,由于難度太大,高考成績分數(shù)不夠或者自主招生加分不夠,與北大、清華失之交臂;而成績中等的學生,因為難以應付,跌下馬來。
彭女士的女兒小佳去年參加了清華七校聯(lián)盟考試,獲得了10分的優(yōu)惠加分,高考成績是656分,但加上優(yōu)惠分數(shù)后,仍然沒有達到清華大學錄取線。“當時如果報考上海交通大學或者復旦大學的自主招生,就不會浪費自主招生的優(yōu)惠分數(shù)了。”現(xiàn)在回想起來,彭女士十分遺憾。“當時想著沖刺清華,但是自主招生太難了,以保底的心態(tài)選擇學校是相對理性的。”她形象地打了個比喻:“自主招生只能作為一種附加值,而高考分數(shù)才是硬通貨,參加自主招生只是多買一份保險。”
眾口紛紜“自主招生”
去年參加自主招生的長郡中學學生李尚。“文科生拿起了化學物理課本,理科生學起了歷史地理。”
今年將參加“北約”聯(lián)考的小宋:“從上高三開始,我每天做一套自主招生訓練題。”
復旦大學新聞中心主任方明:“98%申請復旦的學生沒享受到招生優(yōu)惠,做了無用功。”
考生家長彭女士:“自主招生只能作為一種附加值,高考分數(shù)才是硬通貨。”
長郡中學高三班主任石振歡:“別因自主招生打亂復習計劃。家長和考生應放寬心態(tài),把它當成高考‘練兵’。”
50%參考率
2011年,長郡中學理科班級中,一個班63人有32人參加自主招生
考試費用上萬
長沙市一中畢業(yè)的張金銘,去三所外地學校參加自主招生面試的機票花費上萬元
10%預錄率
近年參加全國各高校聯(lián)考成功獲加分優(yōu)惠者比例低
5%加分有效者
2010年長沙市一中200多人參加自主招生,89人獲得加分,最終真正起到作用的不足10人
不妨把自主招生當做“練兵”
不少考生為了能在自主招生考試中脫穎而出,考前“臨時抱佛腳”,進行“惡補”,嚴重干擾了正常的高三復習。同時,考生從報名了解政策到獲得考試資格,再到準備考試,這中間的時間成本和心理成本都很大。
對此,自主招生能享受高考優(yōu)惠加分,面試和筆試對于考生來說也是一次“歷練”,有機會不要放過。但是沒必要進行專門的強化訓練,以免打亂復習計劃。家長和考生應放寬心態(tài),把它當成高考“練兵”。即使在自主招生中一無所獲,也不要患得患失,喪失信心,低迷的狀態(tài)對于沖刺高考來說是有百害而無一益的。
長沙某重點中學的劉老師也表示,考生應該理智對待自主招生考試,特別是成績不拔尖的學生。別把太多精力放在自主招生考試上,“最終的高考才是最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