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愿專家王明祥解讀:選擇大學的思路和理念(二)(2)
2011-03-17 10:59:53志愿專家王明祥的博客
同理,北京工商大學也是一所二本院校,憑借首都的地理位置和冠以工商的名字,著實吸引了很大一批考生報考。這所學校在北京市也是跨一本和二本招生,還有首都經(jīng)貿(mào)大學等,我這幾年在指導北京考生報考的時候,就明確告知那些分數(shù)不占優(yōu)勢的考生:如其在一本“冒險”去打拼,不如換個更理想點兒的學校,干脆把它放在二本中作為首選學校來填報,豈不在增加選擇的同時更有把握了嗎?北京是這樣,山東及其他省份這樣的學校也不少。因此,一定要仔細研究那些列一本招生的本省院校,究竟有多少屬于重點本科,他們在其他省份到底又在哪個批次招生?明白了這些,相信不論考生還是家長,一定會重視對錄取批次的研究,分析各個批次中所要報考的每一所學校。
對此,建議考生家長要根據(jù)本省的志愿批次設(shè)置,在志愿填報及院校選擇中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重視對院校層次的分析。大學是人的第二出身,大學牌子和名氣如何,不僅關(guān)系到考生的未來就業(yè),而且是一個人一生的資本。因此,在準備升大學的那一刻,在進行人生方向的第一次選擇時,應仔細斟酌、反復推敲,盡量以同樣的分數(shù)爭取上所好大學。考生實力決定著報考的批次,懸殊太大則不能跨越,但在同一批次內(nèi)卻有不少選擇高低的技巧。用心判別、巧妙設(shè)計,就能以偏弱的分數(shù)上所較好的學校(或?qū)I(yè)),達到以弱勝強、以少勝多的目的。
第二,本科一批為重點本科批次,但重點與重點不同。正如以上所說,本批次一般可劃分為“985工程”大學、“211工程”大學、未進入“211”的部委屬重點大學、省屬重點院校和非重點而受考生追捧的本地院校。本批次如何以弱勝強?那就要有取有舍、以退為進,岔開地域、回避熱點,走一條類似中國革命“以農(nóng)村包圍城市,最后奪取城市”的井岡山道路。一般來講,“985工程”和“211工程”大學整體辦學水平都不錯,校與校之間雖有差距但各有特色,有些只因地域關(guān)系每年分數(shù)都不怎么高,對于那些中等偏弱或一本邊緣的考生來說,豈不是“天賜良機”?
第三,本科二批為普通本科批次,但普通與普通不同。按層次可劃分為省屬重點院校、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省屬一般大學、地市屬院校;按地域關(guān)系可分為北京、上海、天津三大中心城市,省會城市及東部沿海發(fā)達城市,經(jīng)濟發(fā)達省份中級以上城市及大西北、大西南地區(qū);按辦學性質(zhì)可劃分為歷史綜合性大學、傳統(tǒng)行業(yè)性大學和改革開放以來新建、合并與升格的大學。二本院校的選擇應重歷史、重特色、重專業(yè),兼顧地域與行業(yè)。
第四,本科三批招生的院校,從層次上可依次劃分為中外合作辦學本科、獨立學院和民辦高校,只不過中外合作辦學屬于高收費項目,需要家庭經(jīng)濟條件的支撐,因此要量力而行。獨立學院的特點是校名很長,一般為主體院校名稱后面帶個“拖斗”,因此在選擇時除了看辦學主體的實力和名氣外,要注重學校名稱的簡潔與大氣。
至于?疲ǜ呗殻┰盒5倪x擇,可依次劃分為普通本科院校的?、省部屬的普通?圃盒!⒅型夂献鬓k學?啤⑵胀ǜ咝5莫毩W院?、市屬普通院校?啤⒏叩嚷殬I(yè)技術(shù)學院、民辦高校的專科等,就多數(shù)省份而言,它們分屬于?疲ǜ呗殻┮慌投,考生可根據(jù)考試成績和個人情況,酌情填報,量力而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