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guān)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您現(xiàn)在的位置:首頁 > 高考資源網(wǎng) > 高考試題 > 歷年歷史高考試題 > 各省市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及試題解析

各省市高考歷史真題分類匯編及試題解析

來源:新東方 2011-01-06 09:55:18

[標(biāo)簽:歷史 高考 試題]

  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1)

  知識點:中國早期政治制度的特點

  1.(2010高考廣東文綜12題)在中國古代“家國一體”的社會中,忠孝觀念源遠流長,其源頭是

  A.宗法制    B郡縣制   C君主專制    D中央集權(quán)制

  題眼:“家國一體”

  考點:中國古代宗法制

  解析:古代宗法制是用父系血緣關(guān)系的親疏來維系政治等級,它保證貴族的特權(quán)地位,有利于統(tǒng)治集團內(nèi)部的穩(wěn)定和團結(jié);有利于凝聚宗族,“國”“家”結(jié)合起來,強化王權(quán)。

  答案:A.

  2.(2010年高考湖南文綜24題)西周分封制在中國歷史上影響深遠。下列省、自治區(qū)中,其簡稱源自西周封國國名的是

  A.河南、河北   B.湖南、湖北  C.山東、山西   D.廣東、廣西

  [解析]測量目標(biāo):歷史知識/知道重要的歷史事實、歷史概念和歷史評價。考試內(nèi)容:分封制。分析:知道各省簡稱,熟悉西周封國,即可解答。選項中各省的簡稱依次是:(豫、冀)(湘、鄂)(魯、晉)(粵、桂)。

  3.(2010年高考上海單科3題)漢代以來,某地出土了數(shù)以千計的青銅重器,青銅銘文多涉及諸侯戰(zhàn)爭、土地交換等內(nèi)容。學(xué)者推斷此地應(yīng)是

  A.夏人的活動地域               B.周朝的重要都城

  C.秦朝的阿房宮遺址             D.漢初同姓王的封國

  知識點:走向“大一統(tǒng)”的秦漢政治

  4. (2010高考安徽文綜14題)柳宗元認為,秦末農(nóng)民起義“咎在人怨,非郡邑之制失也”;西漢七國之亂“有叛國而無叛郡”,“秦制之得亦明矣”。下列哪種說法最符合材料原意

  A.郡縣制與秦末農(nóng)民戰(zhàn)爭沒有關(guān)系

  B.七國之亂因漢初分封而爆發(fā)

  C.郡縣制有利于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

  D.郡縣制取代分封制是歷史的必然

  【解析】C題目給了三句話,最后得出“秦制之得亦明矣”,這里的秦制指的是秦朝的郡縣制,郡縣制有利加強對地方的控制,加強了中央集權(quán)統(tǒng)治因此選C;A,B都是材料中的一部分,不夠全面。材料無法體現(xiàn)郡縣取代分封的歷史必然,重在秦制中央集權(quán)之得,因此排除D.

  5.(2010年高考湖南文綜25題)柳宗元在《封建論》中評價秦始皇廢封建、行郡縣說:“其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始皇。”郡縣制為“公天下”之開端,主要體現(xiàn)在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屬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權(quán)

  C.制度法令的統(tǒng)一                   D.依據(jù)才干政績?nèi)蚊夤倮?br />
  [解析]測量目標(biāo):材料處理/提取圖片、表格、文字等材料中提取的信息?荚噧(nèi)容:秦朝中央集權(quán)制度的形成(郡縣制)。分析:首先要清楚材料中的“封建”實指西周“分封制”。分封制下,諸侯到卿、士,其權(quán)力、地位和財產(chǎn)一切世襲,一般平民被排除在政治權(quán)利之外。秦始皇推行郡縣制,郡守、縣令有皇帝任免,不得世襲,官吏任免的標(biāo)準(zhǔn)是才干政績。故地方政治權(quán)利向一般平民開放,此即材料中所謂“公天下”。

  知識點:君主專制政體的演進與強化

  6.(2010年高考江蘇單科1題)柳宗元《封建論》載:“時有叛國而無判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符合這一論斷的歷史時期是

  A.秦朝           B.西漢       

  C.南北朝        D.唐朝

  7.(2010年高考福建文綜14題)《朱子語類》云:“唐事,每事先經(jīng)由中書省,中書省做定將上,得旨,再下中書,中書以付門下。若有未當(dāng),則門下繳駁,……若可行,門下又下尚書省,尚書但主書撰奉行而已。”對此理解有誤的是:

  A.體現(xiàn)三省分權(quán)制                 B.完善中央監(jiān)察機制

  C.減少行政決策失誤               D.分散相權(quán)加強皇權(quán)

  【解析】此題考查三省六部制概念的掌握,顯然根據(jù)材料和概念的理解,ABC均是正確的。B選項轉(zhuǎn)換換了概念,它不屬于監(jiān)察范疇。

  【啟示】新課程一標(biāo)多本,但歷史基本概念是不變的。對歷史基本概念的把握一定要到位,也是今后高考必然會考到的。

  8.(2010高考廣東文綜14題)唐代和宋代都有諫官。唐代諫官由宰相薦舉,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說明:

  A.唐代君主的權(quán)力不受制約       B.唐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quán)力

  C.宋代諫官向宰相和皇帝負責(zé)    D.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題眼:古代唐宋代諫官的職能變化。

  考點:古代皇權(quán)加強
解析:唐代諫官主要評議皇帝得失到宋代主要評議宰相是非。這反映了君主專制的加強,即從某個側(cè)面說明了宋代君主專制的程度高于唐代。A君權(quán)“不受制約”提法錯誤;宋代以諫官削弱宰相的權(quán)力,B排除;宋代諫官由皇帝選拔,向皇帝負責(zé),C項也不對。

  答案:D。
9.(2010年高考北京文綜12題)圖6是一副古代北京地區(qū)的政區(qū)示意圖。圖中反映的地方行政制度實行于

  A.西周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解析】此題考查的是西漢的地方行政制度。漢武帝將全國劃分為13個州部,各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監(jiān)督地方。所以州作為一級地方行政單位應(yīng)該是在漢朝,所以此題應(yīng)該選擇C。

  10.(2010年高考山東文綜10題)宋朝形成了“中書主民,樞密院主兵,三司主財,各不相知”的局面。這反映出

  A.宰相職權(quán)范圍擴大              B.專制皇權(quán)達到頂峰

  C.君權(quán)對相權(quán)的制約             D.中央對地方控制加強

  【解析】C 宋朝實行的是二府三司制。“二府”指中書門下和樞密院,中書門下掌管行政權(quán),樞密院掌管軍事,而三司使掌管財權(quán)。通過這項制度,將相權(quán)一分為三,削弱相權(quán),加強皇權(quán)。

  A項宰相的權(quán)力是縮小了,一分為三;B項是指清朝雍正帝時設(shè)置軍機處;D項材料不涉及地方。

收藏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xué)·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jǐn)?shù)線

專業(yè)分?jǐn)?shù)線

日期查詢

京ICP備10033062號-2 北京市公安局海淀分局備案編號:1101081950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10-56762110     舉報郵箱:wzjubao@tal.com

高考網(wǎng)版權(quán)所有 Copyright © 2005-2022 revolutshibainupartnership.com . All Rights Reserved

知識商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