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溶洞:10萬年形成容下一個人的空間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9-07 21:34:42
地下洞穴
黑暗就像面紗一樣遮住了洞穴的臉,讓我們無法領略它們的自然之美。在海岸線邊緣懸崖峭壁中發(fā)現(xiàn)的一些洞穴,是長時間受海浪無情沖擊形成的,其它一些洞穴則是在熔巖管外表面冷卻變硬,內部流干后的結果。有時候,冰河也會形成洞穴,即融化后的水向海洋流淌時在冰河內形成的地下水道。
但絕大多數(shù)洞穴還是在喀斯特地區(qū)形成的?λ固剡@種地貌由石灰石、白云石和石膏石構成,巖石慢慢溶解在稍顯酸性的水中形成洞穴。首先,大氣層中含有二氧化碳的雨水降落到地面,滲入土中時吸收更多的空氣。此時的雨水成為一種弱酸性化合物,能夠溶解喀斯特巖石中的主要礦物質方解石。
酸性水透過裂縫和喀斯特滲入地下,形成一個類似地下管道系統(tǒng)的通道網(wǎng)絡。隨著更多的水滲入,通道變得越來越寬,同時允許更多的水滲入。最終,一些較大的通道成為洞穴,具體的說,應該是溶洞。絕大多數(shù)溶洞需要10萬多年時間才能擁有一個足以容下一個人的空間。滲入地下的水直至遇到巖石中水完全飽和的區(qū)域才停止腳步。由于滲入之門關閉,后續(xù)的水只能向前流淌,這也就解釋了為什么很多洞穴幾乎呈水平態(tài)。
稀奇古怪的特征
躲藏在黑暗之中的巖層被稱之為洞穴堆積物。它們從頂部垂下來,好似一根根冰柱;從地面冒出的像一朵朵蘑菇;覆蓋墻壁的片狀巖層則像是一個個瀑布。洞穴堆積物是在酸性水中的二氧化碳從洞穴通風口逃走時形成的。在此過程中,被溶解的方解石再次變硬。
冰柱狀巖層被稱之為鐘乳石,是洞穴頂部的水滴落時形成的。地面“長”出的石筍通常是鐘乳石末端滴落的水形成的。圓柱形巖層是鐘乳石和石筍的結合物。洞穴墻壁和地面上的片狀方解石被稱之為流石。其它鐘乳石呈現(xiàn)出帷幔和蘇打水吸管形狀。彎曲的巖層被稱之為石枝,它們朝所有方向彎曲,分布于頂部、墻壁和地面。
相關推薦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日期查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