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全國

熱門城市 | 全國 北京 上海 廣東

華北地區(qū) | 北京 天津 河北 山西 內(nèi)蒙古

東北地區(qū) | 遼寧 吉林 黑龍江

華東地區(qū) | 上海 江蘇 浙江 安徽 福建 江西 山東

華中地區(qū) | 河南 湖北 湖南

西南地區(qū) | 重慶 四川 貴州 云南 西藏

西北地區(qū) | 陜西 甘肅 青海 寧夏 新疆

華南地區(qū) | 廣東 廣西 海南

  • 微 信
    高考

    關注高考網(wǎng)公眾號

    (www_gaokao_com)
    了解更多高考資訊

首頁 > 高中頻道 > 高一語文學習方法 > 科技說明文閱讀方法談

科技說明文閱讀方法談

2009-09-04 15:37:46中教網(wǎng)


高考

  閱讀是一種從書面語言中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心理過程,也是一種基本的智力技能,這種技能是學生取得學業(yè)成功的先決條件。閱讀是由各方面因素和一系列的過程和行為構成的總和。科技說明文是現(xiàn)代文閱讀的重要內(nèi)容之一。

  議論文以理服人,哲理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記敘文以情感人,形象性是它的主要特點;說明文以知識喻人,知識性是它的主要特點。

  說明文的表達方法是說明。

  說明文分為說明事理和說明事物兩大類。還有科學小品,即帶有文學色彩的說明文,形式簡短,內(nèi)容通俗,常常是科普類的說明文。

  說明的順序一般有三種: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梢跃C合運用。

  說明的方法常見的有八種:舉例子、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列數(shù)字、畫圖表、引資料(詩文)。

  記敘文的語言生動形象;議論文的語言嚴謹周密;說明文的語言要求準確而簡明。

  科技說明文除了具有一般說明文的特點之外,不可避免地使用一些術語。還有從外國翻譯過來的科技說明文,與我國的語言表達習慣有某種程度的差別,甚至文中出現(xiàn)外文單詞,如1996年高考試題中的科技說明文里就有“AICELL(即酒精ALCOHOL和纖維素CELLULDSE的合成詞)”這樣的英文單詞。

  葉圣陶先生曾經(jīng)說過:“閱讀程度不夠的原因,閱讀太少是一個,閱讀不得法尤其是重要的一個。”他還說“唯有特別注重方法,才會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讀多作固屬重要,但是尤其重要的是怎樣讀,怎樣寫,對于這個‘怎樣’,如果不能切實解答,就算不得注重了方法。”(葉圣陶:《略讀指導舉隅》)可見,閱讀的方法很重要。

  閱讀科技說明文不外乎理解內(nèi)容和獲取信息兩個目的,理解內(nèi)容可通過以下方法進行:

  一、借助邏輯常識閱讀科技說明文

  科技說明文有很嚴密的邏輯性,借助于邏輯常識,可幫助我們理解文意。

  第一,要了解邏輯概念的內(nèi)涵和外延。

  世界上有了一種東西,就有了與之相應的概念。詞語是概念的語言形式;概念是詞語的思想內(nèi)容。

  概念的內(nèi)涵是指概念所反映的對象的本質(zhì)屬性。概念的外延是指具有概念所反映的本質(zhì)屬性的對象。

  第二,要掌握概念之間的關系。概念之間,存在以下五種關系:

 、偻魂P系

  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重合,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同一關系。

  如“北京”和“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兩者都指的是同一城市,它們之間是同一關系。

 、趯俜N關系

  如果兩個概念之間,一個概念的外延完全包含在另一個概念的外延之中,而且僅僅成為另一個概念外延的一部分,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屬種關系。

  如“圓珠筆”和“筆”,圓珠筆包含在筆之中,是筆的一個組成部分,“圓珠筆”和“筆”是屬種關系。

  ③交叉關系

  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有而且只有一部分重合,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交叉關系。

  如“共青團員”和“中學生”,有些中學生是共青團員,有些中學生不是共青團員;同樣有些共青團員是中學生,有些共青團員不是中學生,因此“共青團員”和“中學生”之間是交叉關系。

 、苊荜P系

  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等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矛盾關系。

  如“核國家”和“無核國家”,兩者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恰恰等于其屬概念(上位概念)的外延“國家”,因此這兩個概念之間是矛盾關系。

 、莘磳﹃P系

  如果兩個概念的外延完全不同,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的外延,則這兩個概念之間的關系是反對關系。

  如“導體”和“絕緣體”,兩者的外延互相排斥,并且它們的外延之和小于其屬概念,在兩者之間還存在有“半導體”,因此它們之間是反對關系。

  第三,還要弄清概念的限制和概括。

  概念的內(nèi)涵與外延之間,具有反比關系,即一個概念的外延越大,則它的內(nèi)涵越;反之,一個概念的外延越小,則它的內(nèi)涵越大。“新書”比“書”多了“新”的內(nèi)涵,因而具有這種屬性的對象(外延)也就越少;同樣“書”比“新書”少了“新”的內(nèi)涵,因而具有這種屬性的對象(外延)也就越多。

  概念的限制是通過增加概念的內(nèi)涵以達到縮小概念的外延的目的,即由一個外延較大的概念過渡到一個外延較小的概念。概念的概括是通過減少概念的內(nèi)涵以達到擴大概念的外延的目的,即由一個外延較小的概念過渡到一個外延較大的概念。

  例如,我到商店買襯衣,不能只對售貨員小姐說“我買襯衣”,應當把所有關于我買襯衣的信息資料統(tǒng)統(tǒng)告訴售貨員小姐。應當說“我買一件藍色40公分男式短袖純棉襯衣”前的六個定語“一件”“藍色”“40公分”“男式”“短袖”“純棉”就是增加的襯衣的屬性。通過層層的限制,我和售貨員小姐達成共識,確定為單位“一”。我就買“這一件”。這就是概念限制的過程。我買完襯衣從商店里走出來,恰好碰到了同一辦公室的小陳,他問我:“楊老師您做什么去了?“我并不回答“我買了一件藍色40公分男式短袖純棉襯衣”,因為小陳并不關心

  我買什么樣的襯衣,他只問做什么去了。我只回答“買襯衣去了”或“買東西去了”。這是對“一件藍色40公分男式短袖純棉襯衣”這個概念的概括,即由一個外延較小的概念“一件藍色40公分男式短袖純棉襯衣”過渡到了一個外延較大的概念“襯衣”。

  第四,概念要明確,不能任意擴大縮小或轉移偷換。

  例如:

  上面推理中出現(xiàn)的兩個“殺人者”其實不是同一個概念。第一個“殺人者”指的是濫殺無辜的人,后一個“殺人者”其實是執(zhí)法者,是殺“濫殺無辜者”的人。上面的推理錯誤出在偷換了概念。

  又如:

  “含有汞”和“汞”是兩個不同的概念,用“含有汞”來代替“汞”,概念發(fā)生了轉移,就出現(xiàn)了推理的錯誤,因為含有微量的汞對人體沒有什么太大的毒害。

  請看1993年高考科技說明文中的一道題:

  25.下列與K大學研究人員的試驗結果有關的說法,哪幾項是正確的?

  A.凡是稱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產(chǎn)品都根本不能降解

  B.一些塑料生產(chǎn)廠家對產(chǎn)品的功用宣傳不實

  C.在生物降解過程中應出現(xiàn)物質(zhì)的分解和轉化

  D.塑料產(chǎn)品的廢棄物多數(shù)不會自溶自消

  E.這些塑料產(chǎn)品在物理上發(fā)生變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

  F.生物降解在不同條件下都會出現(xiàn)氧化現(xiàn)象

  此題答案是CDF

  A項“凡是稱可以‘生物降解’的塑料產(chǎn)品都根本不能降解”,原文中的表述是“大多數(shù)‘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經(jīng)他們試驗的每個產(chǎn)品都不能降解”。語句相似,但A項增加了“凡是……都……”的意思,擴大了概念的外延。

  B項“一些塑料生產(chǎn)廠家對產(chǎn)品的功用宣傳不實”,對原文有關部分的歸納應當是“一些塑料生產(chǎn)廠家對產(chǎn)品能降解的宣傳不實”。B項用“功用”偷換了“降解”的概念。

  E項“這些塑料產(chǎn)品在物理上發(fā)生變化之后就可以生物降解”,原文說“一些生產(chǎn)廠家說這些產(chǎn)品如果在物理上發(fā)生了變化,則是可以生物降解的”似乎兩者相同,但這種說法與原文中“K大學的研究人員”的說法相矛盾,“K大學的研究人員稱,大多數(shù)“生物降解”塑料并不真正降解”。

  二、借助語法常識閱讀科技說明文

  以現(xiàn)代漢語語法為依據(jù),來解答閱讀時遇到的實際問題。如漢語語法中講到的詞語語意的輕重,使用范圍的大小,搭配是否恰當,感情色彩語體色彩是否合于要求等等,都可用來輔助我們閱讀科技說明文,幫助我們分析實際問題,解決實際問題。

  請看1998年高考科技說明文中的一道題:

  25.下列說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己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所有品種都得到推廣種植。

  B.提高作物抗病毒的能力仍然是轉基因技術研究沒有完全解決的問題。

  C.更難對付的害蟲的加快出現(xiàn)將是轉基因作物給環(huán)境帶來的最大危險。

  D.增產(chǎn)并不是轉基固技術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興趣的。

  此題答案是B項

  A項“轉基因作物的研究已取得突破性進展,目前所有品種都得到推廣種植”,原文的表述是“轉基困作物目前在世界上已種植有1000萬公頃左右,種植最多的是棉花、玉米和西紅柿等。在實驗室試種的還有萵苣、西瓜、稻谷等品種”,顯然A項擴大了種植品種的外延。

  C項“更難對付的害蟲的加快出現(xiàn)將是轉基因作物給環(huán)境帶來的最大危險”“最大”一詞與原文第三段中“尤其是那些能抗除莠劑的作物,它們一旦同野生狀態(tài)下的‘表姐妹’雜交之后,那些‘表姐妹’也就會因此而成為除莠劑無法除掉的變種了”的“尤其”二字所指的內(nèi)容相矛盾。

  D項“增產(chǎn)并不是轉基因技術研究的目的,提高抗病毒能力是研究者最感興趣的”根據(jù)漢語語法的特點,我們可以知道“不是……而是……”表明這個句于是對照關系的并列復句,意在強調(diào)“研究目的”的唯一性。原文的表述是“試驗的目的除了增產(chǎn)之外,還在于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用“除了……還……”強調(diào)“增產(chǎn)”和“提高這些品種的抗病毒能力”都是“研究的目的”。

  下面再談談獲取信息的問題。

  科技說明文的閱讀主要考查的是信息的篩選和分析比較的能力。說得通俗一些,就是“找”和“比”兩種做法。“找要找準”,就是一下子抓到重要的有效的信息,不要遺漏。答題時可以準備一枝鉛筆,在搜尋信息時標上記號。比如試題中有ABCD四個選擇肢,要求在閱讀材料中尋找相同(或不同)的,我們就可以在閱讀材料中的相應的信息下面用鉛筆劃上橫線,注上A'B'C'D',以便比較。

  “一棵樹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葉子”,比較是認識事物的最有效的手段。“比要比‘狠’”是說分析比較必須徹底,能夠透過現(xiàn)象,從本質(zhì)上分析比較出兩種事物的異同。

  請看1996年高考科技說明文中的一道題:

  23.對于ALCELL工藝,佩蒂和鄧肯森發(fā)表了各自的看法。下列對他倆看法的敘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佩蒂認為該工藝能降低造紙成本,是一種無污染的技術,鄧肯森對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B.佩蒂認為該工藝清潔、無污染,降低了造紙成本,但鄧肯森并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

  C.鄧肯森認為該工藝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造紙廠,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

  D.鄧肯森認為該工藝對造紙原料要求低,利于環(huán)境保護,佩蒂對此持有相同的看法。

  此題的答案是A

  為了便于分析,我們把文中所有的佩蒂和鄧肯森的話,摘錄在下面:

  ①該公司董事長佩蒂說:“這是未來之路。用酒精制造紙漿意味著出現(xiàn)一種清潔、無污染的技術。”

 、谂宓僬f:“建造一座新的紙漿廠要耗資10億美元,而且它要求木材供應源源不斷。如有ALCELL工藝,只要耗資3.5億美元就能建造一個工廠,并使工廠不停地運轉,所需木材供應量較小。”

 、谒ㄅ宓伲┯终f:“那意味著一個工廠一天生產(chǎn)350噸而不是1000噸紙漿。”

 、芰謽I(yè)產(chǎn)品分析家鄧肯森說:“從環(huán)境方面來說,它比較清潔,而且小型廠這個概念將會使建造新紙漿廠變得較容易。”

  B項“佩蒂認為該工藝清潔、無污染,降低了造紙成本,但鄧肯森并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前一個分句與原文意思相同,后一分句的意思在鄧肯森的話中根本找不到依據(jù)。

  C項“鄧肯森認為該工藝容易掌握,利于建造新造紙廠,但佩蒂并不完全同意這種看法”,原文是佩蒂的說法在前,鄧肯森的說法在后,佩蒂無法對鄧肯森的說法做出評價。

  同樣的道理,D項“鄧肯森認為該工藝對造紙原料要求低,利于環(huán)境保護,佩蒂對此持有相同的看法”也不能成立。

[標簽:說明文 閱讀]

分享: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考院校庫(挑大學·選專業(yè),一步到位。

高校分數(shù)線

專業(yè)分數(shù)線

  • 歡迎掃描二維碼
    關注高考網(wǎng)微信
    ID:gaokao_com

  • 高考


高考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