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句名篇]高中全程必背篇目的文學常識與名言名句默寫檢測
來源:本站原創(chuàng) 2009-08-30 14:49:31
高中全程必背篇目的文學常識與名言名句默寫檢測
名句練習( 一 )
高中語文第一冊
1、《左傳?燭之武退秦師》
《左傳》:是我國第一部敘事詳細、完整的編年體史書。原名《左氏春秋》、又稱《春秋左氏傳》,相傳為魯國史官左丘明所著�!蹲髠鳌肪哂泻芨叩奈膶W價值,對后世影響很大,不僅在歷史著作的撰寫方面作出了光輝的榜樣,還為散文的敘事,議論和小說、戲劇的題材提供了豐富的養(yǎng)料。
�。�1)若舍鄭以為東道主, , ,君亦無所害。
(2) ,不仁; ,不知; ,不武。
2、《國語?勾踐滅吳》
《國語》是我國最早的國別體史書,共二十一卷,傳為左丘明所著。全書按不同國家記載史事�!秶Z》和《左傳》明顯的區(qū)別是:《國語》分別不同國家,以記言見勝;《左傳》則按年代編號,長于記事。
�。�1) , �。蝗绱�,則有常賞。
�。�2)寡人聞古之賢君, , 。
(3)果行,國人皆勸�! �, , 。
3、《戰(zhàn)國策?鄒忌諷齊王納諫》
《戰(zhàn)國策》:為西漢末年劉向編訂的一部國別體史書,共三十三編。主要記載了戰(zhàn)國時期各國政治、軍事、外交各方面的歷史史實,著重記錄了謀臣的策略和言論。此書在語言運用上很成功,雄辨的論說,鋪張的敘事,尖刻的諷刺,耐人尋味的幽默,構成了獨特的語言風格,它標志著我國古代歷史散文發(fā)展到一個新的高度,對后世散文和辭賦創(chuàng)作影響很大.。
(1)吾妻之美我者, ;妾之美我者, ��;客之美我者, 。
�。�2)群臣吏民, ,受上賞; ,受中賞; , ,受下賞。
�。�3)令初下, , ;數(shù)月之后, , ��;期年之后, , 。
4、《戰(zhàn)國策?觸龍說趙太后》
�。�1)父母之愛子, 。
�。�2)位尊而無功, ,而挾重器多也。
5、《論語?季氏將伐顓臾》
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時魯國陬邑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創(chuàng)始人�,F(xiàn)存《論語》二十篇,其思想核心是“仁”。《論語》:儒家經(jīng)典著作之一,孔子弟子及再傳弟子編篡,主要記述孔子言行,孔子答弟子和當時人的話,也有弟子互相談論他們聽到的孔子的話。全書以記言為主,是一部語錄體著作。
�。�1)丘也聞有國有家者, , 。
(2)蓋均無貧, , 。
(3)故遠人不服, ; ,則安之。
6、《孟子?寡人之于國也》
孟子(公元前372——前289)名軻,字子輿,戰(zhàn)國時鄒人,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繼孔子之后的儒家大師,著有《孟子》一書,其思想是“仁義”,主張“仁政”,強調“民貴君輕”,重視民心向背。
�。�1)或百步而后止, 。 ,則何如?
�。�2)不違農(nóng)時, 。數(shù)罟不入氵夸池, 。斧斤以時入山林, 。
�。�3) , ,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7、荀況《勸學》
荀子(公元前313——前238)名況,尊號“卿”,避漢宣帝劉詢諱,改稱孫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學派代表人物,先秦唯物主義的集大成者,著有《荀子》三十二篇,代表作《勸學》、《天論》等。韓非、李斯都是他法治思想的繼承者。屬諸子哲理散文。
�。�1)故木受繩則直, , ,則知明而行過矣。
�。�2)吾嘗終日而思矣, ,吾嘗肢而望矣, 。
�。�3) ,不能十步; ,功在不舍。
�。�4)鍥而舍之, ,鍥而不舍, 。
�。�5)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 , , 。
8、賈誼《過秦論》
賈誼,世稱賈生。又稱賈長沙,賈太傅。主要作品為《新書》58篇《過秦論》(上中下三篇)出于此書。另有《論積貯疏》等奏疏《吊屈原賦》等賦《過秦論》等開"史論"之先河,其賦上承楚辭下啟漢賦,影響很大。
�。�1)振長策無御宇內, , ,執(zhí)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
�。�2)乃使蒙恬北筑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余里: , 。
�。�3)躡足行伍之間, , , ,轉而攻秦。
�。�4)斬木為兵, ,天下云集響應, 。
(5)試使山東之國與陳涉度長挈大, , 。
�。�6)身死人手,為天下笑者,何也? 。
9、司馬遷《鴻門宴》
司馬遷(公元前145——前87)字子長,夏陽人,太史令司馬談之子。西漢史學家,文學家,歷盡艱辛撰成《史記》。其書原名《太史公書》。
《史記》:西漢司馬遷著,我國第一部紀傳體通史,原名《太史公書》,共一百三十篇,分為“八書”、“十表”、“十二本紀”、“三十世家”、“七十列傳”。它記載了黃帝到漢武帝時長達三千年的歷史,其人物傳記開我國史傳文學的先河。《史記》是古代散文史上的一座豐碑,給后人以無盡的啟示和深遠的影響,被魯迅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
�。�1)今者項莊拔劍舞, 。
�。�2)夫秦王有虎狼之心, , ,天下皆叛之。
(3) , 。如今人方為刀俎,我為魚肉,何辭為?
10、王羲之《蘭亭集序》
(1) ,茂林修竹, ,映帶左右。
(2)及其所之既倦, ,感慨系之矣。
(3)雖世殊事異, , 。后之覽者, 。
11、陶潛《歸去來兮辭》
陶淵明(367——427)名潛,字淵明,世號靖節(jié)先生,自稱五柳先生,東晉大詩人,我國第一位田園詩人,散文有《桃花源記》、《五柳先生傳》,詩歌有《歸園田居》、《飲酒》。
�。�1)悟已往之諫, ,實迷途其未遠, 。
(2)云無心以出軸, 。
�。�3) , 。懷良辰以孤往,或植杖而耘耔。
名句練習( 二 )
高中語文第二冊
1、魏征《諫太宗十思疏》
�。�1)凡百元首,承天景命 , 。
�。�2)怨不在大,可畏惟人; , 。
�。�3)誠能見可欲, ��;將有作, ;念高危, �。粦譂M溢, 。
2、王勃《滕王閣序》
王勃,字子安,"初唐四杰"之一(另三位是駱賓王、盧照鄰、楊炯)。主要作品為《王子安集》其中《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膝王閣序》最有名。他在"四杰"中成就最高。
(1) ,秋水共長天一色。
(2)漁舟唱晚, ;雁陣驚寒, 。
�。�3) ,覺宇宙之無窮, ,識盈虛之有數(shù)。
(4)北海雖賒, ;東隅已逝, 。
3、韓愈《師說》
韓愈,字退之,官至吏部侍郎,溢文,世稱韓吏部,韓文公,郡望昌黎,又稱韓昌黎。唐代古文運動倡導者,唐宋八大家之首。與柳宗元并稱"韓柳"。主要作品為《師說》、《馬說》。》《原毀》、《進學解》、《祭十二郎文》等,結為《昌黎先生集》。他主張恢復先秦兩漢散文傳統(tǒng)?掘棄南北朝以來的驕體文;主張文章內容的充實,并"唯陳言之務去"。在詩歌創(chuàng)作上主張"以文為詩",力求新奇。
�。�1)古之學者必有師�! �, 。
�。�2)是故 , ,道之所存,師之所存也。
(3) , ,或師焉,或不焉, ,吾未見其明也。
�。�4)郯子之徒,其賢不及孔子,孔子曰: , 。
4、杜牧《阿房宮賦》
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后世影響較大。
(1)五步一樓, �。焕妊z回, ,各抱地勢, 。
(2) ,未云何龍? ,不霽何虹?
�。�3)鼎鐺玉石, , ,秦人視之,亦不甚惜。
�。�4)戍卒叫, , 可憐焦土!
�。�5)嗚呼! ,非秦也; ,非天下也。
5、蘇洵《六國論》
蘇詢,字明允,號老泉。"八大家"之一,與子拭、轍合稱"三蘇"。主要作品有《嘉右集》<六國論》出于此)。作品以史論、政論為主。
(1)不賂者以賂者喪�! 。 �。故曰弊在賂秦也。
(2)思劂先祖父, , ,以有尺寸之地。
�。�3)子孫視為甚惜, , 。
�。�4)然則諸候之地有限, , ,侵之愈急。
(5)向使三國各愛其地, , , ,勝負之數(shù),存亡之理, ,或未易量。
6、王安石《游褒禪山記》
王安石,字介甫,號半山,封荊國公,溢文,世稱王荊公、王文公。"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游褒禪山記》《傷仲永》《元日》《泊船瓜州》等,鄉(xiāng)貫臨川,集為《王臨川集況中國十一世紀的改革家。
�。�1)古人之觀于天地、山川、草木、蟲魚、鳥獸,往往有, 。
(2) ,則游者眾; ,則至者少。
�。�3)而世之奇?zhèn)�、瑰怪、非常之觀, ,而人所罕至焉, 。
�。�4) , ,其孰能譏之乎?
7、歐陽修《伶官傳序》
歐陽修,字永叔,號醉翁,六一居士,溢文忠。北宋文壇領袖,"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與宋祁合修《新唐書》,獨撰《新五代史》(《伶官傳序》出于此)。有《醉翁亭記》《秋聲賦》、《六一詞》等,結為《歐陽文忠集》《六一詩話》是我國第一部詩話。
�。�1)《書》曰:“滿招損, 。”
�。�2)憂勞可以興國, ,自然之理也。
(3) , ,豈獨憐人也哉?
8、蘇軾《石鐘山記》
蘇拭,字子瞻,號東坡居士。溢文忠。"八大家"之一,在書法上與蔡囊、黃庭堅、米蒂并稱"宋四家"。主要作品為《赤壁賦》《石鐘山記》《題西林壁》《水調歌頭》《念奴嬌》等,結為《東坡七集》。宋代最偉大的文人。能"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開創(chuàng)了豪放詞派。與韓愈并譽為"韓潮蘇海"。
(1)酈元以為下臨深潭, , ,聲如洪鐘。
�。�2)今以鐘磬置水中, ,而況石乎!
(3) ,而臆斷其有無,可乎?
9、歸有光《項脊軒志》
歸有光,字熙甫,號震川。主要作品為《震川文集》有《項脊軒志》《先批事略》等)。他推崇唐宋古文,被稱為"唐宋派"。
�。�1)借書滿架, , ,萬籟有聲。
�。�2)三五之夜, , ,風影移動,珊珊可愛。
10、姚鼐《登泰山記》
姚鼐,字姬傳,號惜抱先生。主要作品為《惜抱軒文集》有《登泰山記》等。"桐城派"奠基人之一。主張"義理"、"考據(jù)。、"辭章"三結合。
�。�1)及既上, ,明燭天南。
�。�2)日上, , ,或曰:此東海也。
�。�3)至日觀數(shù)里內無樹, 。
名句練習( 三 )
高中語文第三冊
1、毛澤東《泌園春?長沙》
�。�1)看萬里紅遍, ��; ,百舸爭流。
(2)攜來百侶曾游 �。�。
(3)恰同學少年, ,書生意氣: 。
�。�4)指點江山,激揚文字, 。
2、《詩經(jīng)》三首
《詩經(jīng)》本只稱《詩》后又以"詩三百"為代稱。著名篇目《關雌》《氓》、《伐植》、《碩鼠》、《七月》。中國最早的詩歌總集。收錄了從周初到春秋時期的詩歌305篇,分為"風"、"雅"、"頌"三大類。開創(chuàng)我國文學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列為"五經(jīng)"之一。
(1)不見復關, 。既見復關, 。(《衛(wèi)風?氓》)
(2) ,修我戈矛, �。。ù猴L?無衣)
�。�3)靜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 。(《邶風?靜女》)
3、屈原《離騷》
屈原,名平。我國第一個愛國主義、浪漫主義詩人,開創(chuàng)楚辭新詩體,被列為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離騷》《九歌》包括《山鬼》《國殤》等11篇)《天問》《九章》包括《涉江》《哀郢》《橘頌》等9篇。西漢劉向編成《楚辭》一書,以屈作為主。因具有濃厚的楚國地方色彩,故稱"楚辭",后世因稱這種詩體為"楚辭體"、"騷體"。開創(chuàng)了我國詩歌浪漫主義傳統(tǒng)《離騷》和《詩經(jīng)》中的國風并稱"風騷",成為"文學"的代名詞。
�。�1)長太息以掩涕兮, 。
�。�2)亦余心之所善兮, 。
�。�3)民生各有所樂兮, �! 。M余心之可懲?
4、孔雀東南飛(并序)
“樂府”本是漢武帝時設立的音樂機構。它的職責是采集民間歌謠或文人的詩來配樂,以備朝廷之用。它所搜集整理的詩歌,后世就叫“樂府詩”或簡稱“樂府”。
《玉臺新詠》由南朝陳朝徐陵編選,是《詩經(jīng)》、《楚辭》之后最早的一部古詩總集�!犊兹笘|南飛》是我國最早的一篇長篇敘事詩,與初中時學過的《木蘭辭》合稱“樂府雙璧”。
�。�1)十三能織素, , ,十六通詩書。
�。�2)纖纖作細步, 。
(3)生人作死別, ��? ,千萬不復全!
5、漢魏晉五言詩三首
“古詩”的原意是古代人所作的詩。它與兩漢樂府歌辭并稱,專指漢代無名氏所作的五言詩,形成一個具有特定涵義的專類名稱。并且發(fā)展為泛指后來具有“古詩”藝術特點的一種詩體。初唐以后,產(chǎn)生了近體詩,其中即有五言律詩、五言絕句。唐代以前的五言詩體便通稱為“五言古詩”或“五古”。
�。�1)迢迢牽牛星, (《迢迢牽牛星》)
�。�2)捐軀赴國難, 。(曹植《白馬篇》)
�。�3)少無適俗韻, 。(陶淵明《歸田園居》)
�。�4)羈鳥戀舊林, 。(陶淵明《歸田園居》)
6、李白《夢游天姥吟留別》
李白,字太白,別號青蓮居士,人稱"詩仙"。與杜甫齊名,人稱"李杜"。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夢游天姥吟留別》《蜀道難》《子夜吳歌》《望天門山》《秋浦歌》
�。�1)天姥連天向天橫, 。
�。�2) ,使我不得開心顏!
�。�3)世間行樂亦如此, 。
7、白居易《琵琶行》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中唐新樂府運動的主要倡導者,唐代三大詩人之一,與元稹合稱"元白"。主要作品為《秦中吟》、《新樂府》(包括《賣炭翁》等)《長恨歌》《琵琶行》等,自編為《白氏長慶集》后人又編為《白香山詩集》。他是現(xiàn)實主義傳統(tǒng)的繼承者,主張"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通俗派的代表,相傳老嫗可懂。
�。�1)千呼萬喚始出來, 。
�。�2)大弦嘈嘈如急雨, 。
�。�3) ,相逢何必曾相識。
8、近體詩八首
王維,字摩潔,官至尚書右丞,故稱王右丞。詩人兼畫家。與孟浩然同為盛唐田園山水派代表。主要作品為《送元二使安西》又名《陽關曲門飛鳥鳴澗》《相思》《觀獵》《輛川閑居贈裴秀才迪》結為《王右巫集》蘇拭贊為"詩中有畫""畫中有詩"。
杜甫?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曾任左拾遺、檢校工部員外郎,世稱杜拾遺、杜工部。與李白齊名,人稱"詩圣"。唐代三大詩人之一。主要作品為《兵車行》《春望》《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聞官軍收河南河北》、"三吏�!缎掳怖簟�、《石壕吏》、《潼關吏》)、。三別〈新婚別》、《垂老別》、《無家別〉等,結為《杜工部集》。現(xiàn)實主義詩歌藝術的高峰?被稱為"詩史"。首創(chuàng)即事名篇的樂府詩,直接推動了后來白居易為首的新樂府運動。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又號樊南生。主要作品為《行次西郊作一百韻》、《樂游原》、《錦瑟》、(無題》等。結為《李義山詩集》另有《樊南文集》《行次》是一首長篇政治詩�!稛o題》詩多以愛情為題材,纏綿繡麗,對后代有很大的影響。
陸游,字務觀,號放翁。人稱"小李白"。主要作品為《書憤》《示兒》《釵頭鳳》等。結為《劍南詩稿》《渭南文集》、《老學魔筆記》。中國古代最高產(chǎn)的詩人(有詩9000多首)。
劉禹錫,字夢得?曾任太子賓客,世稱劉賓客。與柳宗元合稱"劉柳",與白居易合稱"劉白"。主要作品為《陋室銘》、《烏衣巷》、《竹枝詞》等,結為《劉賓客集》、《劉夢得文集》。
�。�1)明月松間照, 。(王維《山居秋暝》)
�。�2) ,不盡長江滾滾來。(杜甫《登高》)
�。�3)出師未捷身先死, 。(杜甫《蜀相》)
�。�4) ,只是當時已惘然。(李商隱《錦瑟》)
�。�5) ,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書憤》)
�。�6)小樓一夜聽春雨, 。(陸游《臨安春雨初霽》)
9、詞七首
李煜,字重光,五代時南唐國主,世稱李后主。主要作品為《虞美人》《相見歡》、(浪淘沙令》等,與其父李碾詞合刻為《南唐二主詞》王國維說:詞至李后主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遂變伶工之詞而為士大夫之詞。
秦觀,北宋詞人。字少游、太虛,號淮海居士,高郵(今屬江蘇)人。曾任秘書省正字,兼國史院編修官等職。因政治上傾向于舊黨,被目為元佑黨人,紹圣后累遭貶謫。文辭為蘇軾所賞識,是“蘇門四學士”之一。工詩詞。詞多寫男女情愛,也頗有感傷身世之作,風格委婉含蓄,清麗雅淡。詩風與詞風相近。有《淮海集》、《淮海居士長短句》。
李清照,號易安居士。主要作品有《武陵春》《如夢令》、《聲聲慢》等,結為《漱玉詞》古代最重要的女詩人,宋代婉約詞派中成就最高者。
姜夔,字堯章,號白石道人。主要作品為《白石道人歌曲》《揚州慢》等出于此。
�。�1)問君能有幾多愁? 。(李煜《虞美人》)
(2)羽扇綸巾,談笑間, 。(蘇軾《念奴嬌?赤壁懷古》)
�。�3) , ,銀漢迢迢暗度。(秦觀《鵲橋仙》)
�。�4)此情無計可消除, , 。(李清照《一剪梅》)
�。�5)二十四橋仍在, , 。(姜夔《楊州慢》)
�。�6)念橋邊紅藥, 。(姜夔《楊州慢》)
10、其他古詩詞背誦篇章
柳宗元,字子厚,因系河東人,人稱柳河東,曾任柳州刺使,又稱柳柳州。唐代古文運動的領導者之一,與韓愈并稱"韓柳"。"八大家"之一。主要作品為《捕蛇者說》《三戒》(包括《黔之驢》)、"永州八記"(包括《小石潭記門《童區(qū)寄信》等散文,《漁翁》《江雪》等詩。結為《柳河東集》他是中國第一個把寓言正式寫成獨立的文學作品的作家,開拓了我國古代寓言文學發(fā)展的新階段。
元稹,字微之,稹自少與白居易倡和,當時言詩者稱“元白”,號為“元和體”。其集與居易同名長慶。今編詩二十八卷。
李賀,字長吉。主要作品為《雁門太守行》《金銅仙人辭漢歌》等,結為《昌谷集》。其作品想象奇特,用詞瑰麗,有浪漫主義色彩,風格獨特。被稱為李鬼才。
杜牧,字牧之,別稱小杜,與李商隱齊名,并稱"小李杜"。晚年居樊川別墅,因號杜樊川。主要作品為《阿房宮賦》《江南春絕句》、《清明》《泊秦淮》、《秋夕》等。結為《樊川文集大他尤擅七律七絕。賦作的散文化傾向對后世影響較大。
周邦彥,字美成,號清真居士,錢塘(今浙江杭州)人。歷官太學正、廬州教授、知溧水縣等�;兆跁r為徽猷閣待制,提舉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創(chuàng)作不少新詞調。作品多寫閨情、羈旅,也有詠物之作。格律謹嚴。語言典麗精雅。長調尤善鋪敘。為后來格律派詞人所宗。舊時詞論稱他為“詞家之冠”。有《清真居士集》,已佚。
�。�1)回看天際下中流, 。(柳宗元《漁翁》)
�。�2) ,此夕聞君謫九江。(無稹《聞樂天左降江州司馬》)
�。�3)女媧煉石補天處, 。(李賀《李憑箜篌引》)
�。�4) ,無人知是荔枝來。(杜牧《過華清宮絕句)
�。�5)簾外雨潺潺, ,羅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處)
�。�6) ,但寒煙衰凝綠。(王安石《金陵陜古》)
(7)十年生死兩茫茫, , 。(蘇軾《江城子》)
�。�8)五月漁郎相憶否? , 。(周邦彥《蘇幕遮》)
�。�9)尋尋覓覓,冷冷清清, 。(李清照《聲聲慢》)
11、李密《陳情表》
�。�1) ,形影相吊。
(2)臣生當隕首 , 。
�。�3)但以劉日薄西山, , ,朝不慮夕。
12、韓愈《祭十二郎文》
,一在地之角, ,死而魂不與吾夢相連接。
13、蘇軾《赤壁賦》
(1)其聲嗚嗚然, ,如泣如訴, ,不絕如縷。
(2) ,旌旗蔽空, ,橫槊賦詩。
�。�3)耳得之而為聲, , ,用之不竭。
名句練習( 四 )
高中語文第四冊
1、 關漢卿《竇娥冤》
關漢卿(字),名一齋,號已齋叟。與鄭光祖、白樸、馬致遠并稱"元曲四大家"。我國古代第一位偉大的戲劇家,世界文化名人。主要作品為《竇娥冤》《救風塵》《望江亭》、《單刀會》等。
�。�1) ,有鬼神掌著生死權。
(2)地也, ��!天也, ��!
2、王實甫《長亭送別》
王實甫,主要作品為《西廂記》元代劇本中最長的一部(21折),也是元劇中最成功的作品之一。
碧云天, , ,北雁南飛。
3、孔尚任《哀江南》
孔尚任,字聘之,號東塘,又號云亭山人。主要作為《桃花扇》(傳奇)。寫南明王朝滅亡的歷史劇。
�。�1) ,何處笙簫?
�。�2)白鳥飄飄, ,嫩黃花有些蝶飛, 。
�。�3)謅一套哀江南, 。
4、袁宏道《虎丘記》
�。�1)凡月之夜、花之晨、雪之夕, , 。
�。�2)已而, , ,一切瓦釜,寂然停聲。
�。�2)謹庠序之教, ,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
�。�3) , ,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高中語文第五冊
1、李白《蜀道難》
�。�1)噫吁, !蜀道之難, �。�
(2) ,下有沖波逆折之回川。
�。�3)劍閣崢嶸而崔嵬, , 。
2、李白《將進酒》
�。�1)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 。
�。�2) ,朝如青絲暮成雪。
�。�3)天生我材必有用, 。
3、杜甫《兵車行》
(1)車轔轔,馬蕭蕭, 。
�。�2) ,哭聲直上千云霄。
�。�3)生女猶得嫁比鄰, 。
4、杜甫律詩五首
�。�1)花徑不曾緣客掃, 。(《客至》)
(2)星垂平野闊, 。(〈旅夜書杯〉)
�。�3)畫圖省識春風面, 。(《詠懷古跡》其三)
�。�4) ,三峽星河影動搖。(《閣夜》)
�。�5) ,老病有孤舟�! �,憑軒涕泗流。(《登岳陽樓》)
5、孟子《齊桓晉文之事》
�。�12)老吾老, ;幼吾幼, 。
高中語文第六冊
1、司馬遷《報任安書》
�。�1)蓋文拘而演《周易》, ��; , ;
(2)孫子臏腳,兵法修列; , ��;
2、司馬遷《屈原列傳》
(1)屈平疾王聽之不聰也, , ,方正之不容也。
(2)《離騷》者, 。夫天者, �。桓改刚�, 。
�。�3)其志潔, ;其行廉, 。
高中語文第一冊答案
1、(1)行李之往來 共其乏困 (2)因人之力而毅之 失其所與 以亂易鑒 2、(1)進則思賞 退則思刑 (2)不患其眾之不足也 而患其忠行之少恥也�。�3)父勉其子 不勉其弟 婦勉其夫 3、(1)私我也 畏我也 欲有求于我也�。�2)能面刺寡人之過者 上書諫寡人者 能誘譏于本朝 聞寡人之耳者�。�3)群臣進諫 門庭若市 時時而闊進 雖欲言 無可進者 4、(1)則為之計深遠�。�2)奉厚而無勞 5、(1)不患寡而患不均 不患賞而患不安(2)和無寡 安無顧�。�3)則修文德以來之 6、(1)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2)谷不可勝食也 魚蟹不可勝食也 材木不可勝用也 (3)五畝之宅 樹之以�!‰u豚狗之畜 無失其時 7、(1)金就厲則利 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已�。�2)不如須叟之所學也 不如登高之博見也 (3)騏驥一躍 努馬十駕�。�4)朽木不折 金石可鏤�。�5)上食埃土 下飲黃泉 用心一也 8、(1)天二周而亡諸候 履至尊而制六合 (2)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 士不敢彎弓而報怨�。�3)而崛起阡陌之中 率疲之卒 將數(shù)百之眾 (4)揭竿為旗 贏糧而景從�。�5)比權量力 則不可同年而語矣�。�6)仁義不施而9、(1)其意常在公(2)殺人如不能舉 刑人如恐不勝 (3)大行不顧細謹 大禮不辭小讓 10、(1)此地有崇山峻嶺 又有清流激湍�。�2)情隨事遷 (3)所以興杯 其致一也 亦將有感于斯文 11、(1)知來者之可追 覺今是而昨非�。�2)鳥倦飛百知還�。�3)富貴非吾愿 帝鄉(xiāng)不可期
高中語文第二冊答案
1、(1)善始者實繁 克終者蓋�。�2)載舟覆舟 所室深慎�。�3)則思知足以自戒 則思知止以安人 則思謙沖而自救 則思江海下百川 2、(1)落霞與孤鶩齊飛�。�2)響窮彭之濱 聲斷衙陽之浦�。�3)天高地迥 興盡悲來 (4)扶搖可接 桑榆非晚 3、(1)師者 所以傳道受業(yè)解惑也 (2)無貴無賤 無長無少 (3)句讀之不知 惑之不解 小學而大遺�。�4)三人行 則必有我?guī)煛?、(1)十步一閣 檐牙高啄 釣心斗角�。�2)長橋臥波 復道行空 (3)金塊珠礫 棄擲 逸(4)函谷舉 楚人一炬(5)滅六國者六國也 族秦者秦也 5、(1)蓋失強援 不能獨完 (2)暴霜露 斬荊棘(3)舉以予人 如棄草芥�。�4)暴者之欲無厭 秦之彌繁�。�5)齊人勿附于秦 刺客不行 良將猶在 當與秦相較 6、(1)以其求思之深而無不在也�。�2)夫夷以近 險以遠�。�3)常在于險遠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4)盡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無悔矣 7、(1)謙得益�。�2)逸豫可以亡身 (3)夫禍患常積于忽微 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8、(1)微風鼓浪 水石相搏�。�2)雖大風浪不能鳴也 (3)事不目見耳聞 9、(1)偃仰嘯歌 冥然兀坐 (2)明月半墻 桂晾斑駁 10、(1)蒼山負雪�。�2)正赤如丹 下有紅光動搖承之�。�3)而雪與人膝齊
高中語言第三冊
1、(1)層林盡染 漫江碧透�。�2)憶往昔崢嶸歲月稠�。�3)風華正茂 揮斥方道 (4)土當年萬戶候 2、(1)泣涕逸逸 載笑瘋言�。�2)三于興師 與予同仇�。�3)愛而不見 搖首踟躕 3、(1)哀民生之多艱 (2)雖九死其猶來悔�。�3)余獨好修以為�!‰m休解善猶未變兮 4、(1)十四學裁衣 十五彈箜篌�。�2)精妙世無雙 (3)恨恨那可論 念與世間辭 5、(1)皎皎河漢女 (2)視死忽如歸�。�3)性本愛丘山 (4)池魚思故淵 6、(1)勢拔玉岳掩赤誠 (2)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3)古來萬事東流水 7、(1)猶抱琵琶半遮面�。�2)小弦切切如私語�。�3)同是涯淪落人 8、(1)清泉石上流�。�2)無邊落木蕭蕭下�。�3)長使英雄淚滿襟 (4)此情可待成追憶�。�5)出師一表真名世�。�6)深巷明朝賣杏花 9、(1)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2)檣櫓為飛煙滅 �。�3)纖云弄巧 飛星傳恨�。�4)才下眉頭 卻上心頭�。�5)波心蕩 冷月無聲�。�6)年年知為誰生 10、(1)巖上無心云相逐�。�2)殘燈無焰影憧憧 (3)石破天驚逗秋雨�。�4)一騎紅塵妃子笑�。�5)春意闌珊 (6)六朝舊事隨流水�。�7)不思量 自難忘 (8)小楫輕舟 夢入笑蓉浦�。�9)凄凄慘慘戚戚 11、(1)煢煢孓立�。�2)死當結草�。�3)氣息奄奄 人命危淺 12、一在天之涯 生而影不與吾形相依 13、(1)如怨如慕 余音裊裊�。�2)舳艫千里 釃酒臨江�。�3)目遇之而成色 聚之無襟
高中語文第四冊
1、(1)有日月朝暮懸�。�2)你不分好歹何為地 你錯勘賢愚枉做天 2、黃花地 西風緊 3、(1)當年粉黛�。�2)綠水滔滔 新紅葉無個人瞧�。�3)放悲聲唱到老 4、(1)游入往來 紛錯如織�。�2)明月浮空 石光如練
高中語言第五冊
1、(1)危乎高哉 難于上青天�。�2)上有六龍回日之高標�。�3)一夫當關 萬夫莫開 2、(1)奔流到海不復回�。�2)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fā)�。�3)千金散盡還復來 3、(1)行人弓箭各在腰�。�2)牽衣頓足攔道哭�。�3)生男埋沒隨百草 4、(1)蓬門今始為君開�。�2)月涌大江流 (3)環(huán)佩空歸月夜魂�。�4)五更鼓角聲悲壯 (5)親朋無一字 戎馬關山北 5、(1)以及人之老 以及人之幼�。�2)申之以孝悌之義 (3)老者衣帛食肉 黎民不饑不寒
高中語言第六冊
1、(1)仲尼而作《春秋》 屈原放逐 乃賦《離騷》�。�2)不韋遷蜀 世傳《呂覽》 2、(1)讒謅之蔽明也 邪曲之害公也�。�2)猶離憂也人之始也 人之本也�。�3)故其稱物芳 故死而不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