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老師寫高考作文 一點兒也不輕松
2009-06-19 09:26:18解放日報文章作者:徐敏
一句“挺不容易”,沉甸甸
高考結(jié)束后,本市一所市重點中學給老師設置考場,要求10位語文老師坐進教室,在90分鐘里交出今年的高考作文。盡管教師們的寫作時間比高考考生充裕,盡管“考”前已獲知作文題目,但不少老師寫起來并不輕松。有的寫了一大段后發(fā)現(xiàn),部分內(nèi)容游離了主題,只得劃掉重寫;有的需要打草稿后才正式動筆。教師們不由得感慨:“學生確實挺不容易的”。
一句“挺不容易”,沉甸甸。高考中,學生需要在兩個半小時的語文考試里完成現(xiàn)代文閱讀、文言文閱讀、作文等大量題目。在他們頭腦中,擺放了多個“抽屜”,語文、數(shù)學、外語、綜合測試、物理等一個個科目的大量內(nèi)容存放其中,以應對考試。二期課改已在中學全面鋪開,部分學科知識點增加,教材內(nèi)容更活,在今年的數(shù)學高考中可見一斑。要適應課程教材變化,更好地應對高考,學生們將“更不容易”。
中學教師“下水”寫高考作文,體驗學生的難處,是很好的舉措,可以促進教師換位思考,對自己的語文教學實踐進行反思。比如,一些教師在寫高考作文時就意識到,“套題”的做法不管用,應該拓展學生閱讀面、幫助學生加強思維訓練,提高分析能力。如果其他學科的教師,也能坐進教室,“掐”著考試時間解答高考試卷,想必定能生出許多感悟,促進自身專業(yè)發(fā)展。
需要體驗學生“不容易”,進行換位思考的不僅僅是中學一線教師。各級教育管理人員、編寫新課程教材的專家,以及大學校長教師們,也都需要加入體驗者的行列。教育工作者在推進教育改革時,如果只是樹立“高遠”目標,追求理想化狀態(tài),而游離于大多數(shù)學生的實際,那么只會加重學生負擔。相反,如果深入中學,走進課堂,充分調(diào)查研究當下學生的課業(yè)負擔、身體狀況、心理素質(zhì)、多元發(fā)展需求。那么,課程開發(fā)、教材編寫、考試命題、招生錄取等一系列改革才能更有針對性、更加人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