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歷2009CMO:中國數(shù)學“牛人”齊聚一堂
2009-02-27 20:09:58《90后》雜志文章作者:Mickenlee
2008剛剛過去,我們又迎來了2009;2008北京奧運圣火熄滅不久,我又親歷了一場沒有硝煙的奧林匹克。如果真的套用奧運會的概念,這應該算一場奧運會選拔賽的預選賽(囧)。今年的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CMO)在海南瓊海進行,我也有幸作為記者參與報道了全部的比賽。除了報道賽事之外,真是感慨良多。記錄些許思維片段,和諸君分享。
名詞解釋: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中國數(shù)學界的最高級別的公開比賽,今年有200多名選手參加,前若干名進入國家隊訓練,然后再選拔出6個人參加今年7月在德國進行的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奧運會)。所以說,這次CMO的性質(zhì)屬于奧運會選拔賽(國家集訓隊的考試)的預選賽,倒也不為過。
行文至此,有幾個問題不說看來是不行的。第一個就是為什么一個檔次如此"低"的比賽卻被大家如此重視?比如說,你知道奧運會選拔賽的預選賽是什么時候進行的么?不知道就對了,因為全部是內(nèi)部比賽,根本不公開。CMO則不同,清華北大的招生組悉數(shù)到齊,這邊成績出來,那邊就和清華北大簽合同了。試想,周三坐飛機到海南,周四開幕式然后休息一下午,周五和周六兩個上午考試,周日就拿到了北大錄取通知書--沒有什么比這樣的生活更為充實了吧。
第二個問題就是CMO和傳說中的"冬令營"有什么關系呢?其實,冬令營和CMO根本就是一回事。如果一定要解釋,那就是,冬令營是一個活動,網(wǎng)絡全國最牛的數(shù)學選手到某一個中學,做點正事,然后體驗一下當?shù)氐娘L土人情--正事是什么?正事就是考試排名次,這個考試,就是中國數(shù)學奧林匹克的考試了?荚囶}目不會很多,9個小時做6道題,滿分不是很高,每題滿分21分,所以全卷滿分126分。
這次最大的感受就是牛人一大把。開幕式之后,所有的選手和教練老師都在一起合影,應該說中國數(shù)學界的年輕牛人中有相當一部分都在這里站著。就是這些人,其中有人說"后面三道題中前兩道大概5分鐘就做完了,然后最后一題還用了一個半小時檢查",讓教練組的老師都大感意外。也有人說"這次卷子非常簡單,所以國家集訓隊考試要加大難度",于是旁邊有好事者偷偷拿過"簡單"的題,發(fā)現(xiàn)題目都沒有看懂。在組織參觀的時候,路過一個寺廟,里面有一尊巨大無比的千手觀音像,然后幾個人站在旁邊討論這個千手觀音和分形幾何的關系。最后要離開的時候,看到一群人聚在一起研究LINUX系統(tǒng),說一些只有火星人才聽懂的語言。引來路人甲乙丙丁紛紛開始練習造句:"要是我家的孩子有這樣……,那該多……"。
我不禁思考,他們?yōu)槭裁催@么牛?后來無意中聽了一個小故事,似乎明白了一些。我很不厚道地聽了身邊兩個家長的聊天,其中一個家長說,"太不容易了,從三歲開始學數(shù)學,今天終于考出來了。"旁邊的人說,"是啊是啊,我家孩子小學時候我覺得數(shù)學沒前途,就把數(shù)學的課外書都藏起來了,然后孩子就在家哭,實在沒辦法。"這一瞬間,我突然想到了菲爾普斯--沒錯,這個拿了八塊金牌的男人,在過去的七年內(nèi),每周七天只做過三件事情,游泳,吃飯和睡覺,甚至他每天做夢都在想著如何能夠提高0.01秒的成績。如果一個人能夠執(zhí)著到如此程度,以0.01秒的優(yōu)勢戰(zhàn)勝對手,臨場應變多劃一次水,恐怕也在情理之中。
所有聽到的,看到的,似乎都有了一個答案。沒有人天生就是英雄,從出生的第一天開始,命運就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中--好吧,我承認有點夸張,從我們對生活有意識開始,從我們開始接受教育開始,一切的成敗其實都是我們自己造就的;蛟S我們可以用貪玩,任性或者是其他任何理由來解釋我們沒有盡力爭取美好的未來,但是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事實是,有人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已經(jīng)做到、正在做或者即將去做這些事情。如果我們不去做,或許以后就再也沒有機會做。更重要的是,等有一天我們想做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差距太大,秒殺了我們僅存的夢想--那樣的生活,將多么可怕!
一切的一切,其實都不是新的道理,子曾經(jīng)曰過,不經(jīng)歷風雨,怎么見彩虹,土話也有云,出來混的,遲早要還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