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牛人”傳經(jīng):我的文綜完全攻略
2009-01-07 10:37:41小醬一蔥文章作者:
一、怎樣預習政史地
文科的知識固有的龐大的系統(tǒng)使得無論是講課還是自學過程中往往牽一發(fā)而動全身。表面上看只是學很小的獨立的某一部分知識,但是在學習的過程中你就會發(fā)現(xiàn),甚至一個細小的詞語都會牽扯到其他部分甚至其他科目的知識。正是由于文綜科目的這個特點,如果不經(jīng)預習就直接在課堂上一古腦兒被動地接受老師灌輸?shù)闹R,理解掌握自然很難到位。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嘛。
預習是文綜學習的起點,良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在這開端上就要切合以上說過的文綜科目的特點,萬萬不可畏懼麻煩而對即將學習的內(nèi)容僅作瀏覽,而對瀏覽過程中明明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的疑慮和發(fā)散點置之不理,首先就要動用自己已有的資料對其進行查考自學。這樣做不僅可以使得預習本身這一遍學習事半功倍,而且更能使得你對課堂內(nèi)容實現(xiàn)最大化吸收:在老師短短40或45分鐘內(nèi)講解的貌似只是皮毛的東西中,你可以把握皮下的脈絡神經(jīng);他不經(jīng)意吐出的精華內(nèi)容,不經(jīng)過這樣科學的預習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而你可以。這就好比在起跑線上你頂?shù)搅似鹋芫而別人尚存半步距離。這半步也許恰恰就是決定誰更先擦到終點紅線的半步,馬虎不得。
另一個問題就是在預習過程中的取舍問題。如果僅僅讀了我上面的話,以我的經(jīng)驗,我想大多數(shù)人都會頭疼了,因為高三的時間畢竟有限,文綜固然重要,但語數(shù)外更是敲鑼打鼓地喊著要時間要精力。所以在簡單的預習過程中如果過分投入精力就很可能顧此失彼,影響大局。魚與熊掌得而兼之的最好辦法恐怕就是各取一半了:就個人經(jīng)驗而言,預習畢竟不是系統(tǒng)學習的全部,我覺得最重要的事情是搞清楚關鍵的聯(lián)結點,掌握結構就等于掌握了骨骼,在聽講過程中慢慢講具體生動的知識填充進去,將已經(jīng)建立起來的框架部分豐滿起來,也就達到了我們的目的。那么在預習的時候就有必要分清輕重,例如過于瑣碎的純知識部分就可以一帶而過。
二、聽課與復習
如果將整個文綜部分的學習比作是一個細胞的話,聽課這一部分無疑是細胞核了。在文綜學習上,許多同學有一個誤區(qū),認為文綜知識細小瑣碎,只要認識了,記住了也夠了,進而認為只要自己看看書也就夠了,聽不聽課無所謂。而事實上,非但不是如此,而且正好相反,文綜的系統(tǒng)性和全局性非常強。我們應對文綜僅僅一年,而各科老師無不和它交戰(zhàn)數(shù)年,僅就經(jīng)驗而言,也理應比我們擁有更強的整體把握的能力。所以不光是出于對老師的尊重,即使完全為自己考慮也應該珍惜利用每一個可貴的45分鐘。然而人的生理需求使得一般人再努力嚴格的要求自己,也總有走神的時候。記得初中一位老師那時就教過我們:要學會走神。這句話乍一聽很詭異,但其實很人性。在我看來,就是在例如調(diào)節(jié)氣氛時說小故事的時候就要把握機會好好放松繃緊的神經(jīng),養(yǎng)精蓄銳,好好走神,將集中充沛的精力儲備投入到接下來關鍵的講課的部分。這只是其中一例,目的是為了告訴大家,多觀察自己每個老師慣用的課堂進程安排,學會正確的走神,好鋼要用到刀刃上。
而集中精力聽講的時候還要注意做好筆記。這里要明確一個概念:什么是好筆記。并非越詳細或越簡潔的筆記就是好筆記。脈絡清晰,詳略得當?shù)牟攀呛霉P記。而且做筆記和聽課本身千萬不要沖突。如果遇到講課節(jié)奏比較緊湊的課,如果力求筆記的完美勢必影響聽課,那么如果是我,就寧肯筆記無比潦草,哪怕課下再次整理加深記憶,也不會一心一意寫筆記以至于耽誤接下來更重要的內(nèi)容。
其實說到聽課,其實于我而言,對于文綜來說和復習是一氣呵成的。因為整個高三其實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行復習。并不是只有課下自己進行的復習才叫復習。這一點就和上課時聽課的重要性互為命題了。除過課堂上隨著老師按部就班的復習之外,還要自己有理由條地調(diào)整自己的節(jié)奏復習。這一點就很類似于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關系。每一個班級總用那么幾十個人,你也總會有適合自己的獨特的節(jié)奏和方法,也總會有和大家腳步一致的時候。課堂上,老師帶領大家走完了一起要走的步子,接下來就要靠自己了。獨自復習的時候,仍然要以課堂上接受到的權威信息為主干,繼續(xù)添磚加瓦,有自己的風格和路數(shù)。既然是具體問題,自然就要具體分析。集體性的復習提點到的必然是大家的漏洞,卻未必是自己一定的缺憾;反之,沒有提到的,自己也未必就扎實了。自己復習的核心就是找出這些被忽略了的傷疤,好好的修補。不要讓木桶最短的一塊木板限制了自己的容量。
三、知識的掌握
走過的路自己未必記得,同樣的,學過的知識自己也未必就一定掌握,更不要說各科知識的體系化和網(wǎng)絡化。然而我們達到最終目的的唯一手段必須是掌握而非學過知識,于是方法問題就再次提上桌面。
首先一味的重復絕對不是有效率的辦法——這并不是否認它不是有效的方法,而且必要的重復也還真是不可或缺的。但是試想如果把有限的精力投入的無限的重復當中,并且用重復對付一切,以不變應萬變,畢竟也算得上是蠢辦法了,應付千變?nèi)f化的文綜科目可以說是殺牛用雞刀了。
真正的掌握不應當只是停留在熟記或者說掌握了課本知識的層次上。如果只是這個水平的話,應付期末考試沒有問題,因為它有明確的范圍和階段的提示。但是到了荷槍實彈的高考考場就會顯得捉襟見肘。這樣,文綜高考對所有考生做出的潛在要求就是將各科知識系統(tǒng)化、網(wǎng)絡化。非如此不能掌握真正清晰的骨架,也就不能將點狀的知識變成串,進而變成面,為我所用。
為了做到這一點,平時的預習、學習和復習的過程中就應當學會總結,善于總結,在知識的學習上做到瞻前顧后。瞻前,就是要有預見性,有自己的見地和思考融入知識本身;顧后,就是要學會聯(lián)想,在學習某一具體知識時,聯(lián)想到從前學過的重要點,融會貫通。
記得在我學習文綜的時候常常用到的一個簡單易行的小方法就是自己描畫知識體系圖,大多數(shù)是樹狀圖。這不是什么固定的方法,也可以用出自西方的思維導圖,形式是多樣不限的,目的卻只有一個,就是弄清楚所有知識之間的有機聯(lián)系,讓它們在腦海中不僅有血有肉,還有好的身架去支持知識完整地站立并且好用。在這一點上,實用主義是至上的。并且在聽課過程中尤其要注意領會那些專門講結構的課程。
四、考場技巧
十年磨一劍,霜刃未曾試。今朝把示君,可有不平事。
也許平時所有的努力都已經(jīng)做到了百分百,但也許考場上少拜了一拜,就會功虧一簣。就說說這些所謂的技巧,其實大部分都是由平時自己身經(jīng)無數(shù)“模擬戰(zhàn)場”的經(jīng)驗累積而來的——相信大家平時都有嘗試過不少完全高考題型的模擬考試。要想實戰(zhàn)的時候游刃有余,平時就不要只把模擬考試當成苦差事,要善于從中汲取成功的樂趣以及失敗的教訓。
具體說來,其一就是通過模擬知道了各科題目在一張試卷上的分布狀況,這是一個機械的東西。凡是機械的東西都是最好對付的東西:多次演習,我們已經(jīng)知道了哪里應該用到哪科知識,也就從而知道了如何根據(jù)分值的分布狀況,給不同的題目分配不等的精力和時間,在該分科知識答題的時候不要拖泥帶水,在該綜合答題的時候不要失之片面,要運籌帷幄,宏觀把握?偠灾,就是要建立一個俯瞰整張試卷的高度,不要把自己陷入試卷布出的困局當中,要爭取主動。積極調(diào)動平時所學,平時所思,平時所得,在平時復習已經(jīng)形成的良好框架基礎之上,稍加琢磨,熟練合理地運用各科知識。
至于實戰(zhàn)中更具體的一些關于各種題型的應對技巧方面,我也有幾句話要囑咐。我們首先要面對的是300分的試卷中的重頭戲,也就是總分值140分的35道選擇題。某種程度上可以說選擇題是一張文綜試卷成功與否的決定因素。在每一次ABCD的判斷上要慎之又慎,原則是膽大心細。不要過分猶豫,要勇于相信自己的判斷,雖然這不排除可能判斷失誤。但是經(jīng)驗告訴我們:每一次都不相信自己的結果遠遠糟糕于相信自己的結果。而且要善于從題干,甚至是別的題目中找到答題的線索。舉一個小例子,我在答文綜中地理題的時候,有時很需要地圖來提供線索但題目為了增加難度是不給出地圖的,我有好幾次都曾經(jīng)從其他題目中給出的地圖中根據(jù)自己已有知識做出定位和判斷,最終拿到了這個題的分數(shù)。
后面的材料題問答題形式上略有不同,但有著很強的共性。在考慮答案的時候要有整體思想,組織答案要有嚴密的邏輯性,以碾掃式的答題方式為骨干,不要漏過應有的答案。因為這類題目的答案經(jīng)常都是發(fā)散的,通俗的說就是讓你以有限的材料為頭首,進而發(fā)現(xiàn)課本中與之密切相關的所有知識點。嚴密兩個字是核心中的核心。
其次也就是一些心理戰(zhàn)術了,這些是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統(tǒng)一戰(zhàn)術,膽大心細,其他科目可以勝任,文綜一樣也沒有問題!
以上內(nèi)容是一些經(jīng)驗之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祝大家學業(yè)有成、夢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