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旦自主招生復試:三大變化甄選優(yōu)秀人才
2007-02-27 11:50:50新聞午報
復旦大學自主招生面試昨鳴鑼,兩千余考生將拼搏三百席位。
為期四天的復旦大學2007年自主招生選拔面試昨天上午正式拉開序幕,兩千多名考生將拼搏300個名額。上午8時,本市125名高三學生走進復旦大學考場,成為第一批考生。五位不同專業(yè)領域的復旦專家輪番上陣,面試問題包羅萬象。這種“在分數(shù)以外”考察能力的方法,得到了學生的一致肯定。他們認為,這是在高考以外的一次能夠淋漓盡致展現(xiàn)自我風采的難得機會。
【臨考】
考生互相提問
臨陣模擬面試
記者在復旦考場注意到,一些被安排在下午面試的考生提前趕來熟悉考場。向明中學的徐清早早來到復旦光華樓外。今年向明中學有49人參加此次復旦自主招生面試,但根據(jù)電腦隨機確定的學生面試時間,全校只有他一人在第一天面試。徐清說,他并沒有為這次面試做特別的準備,只參加了中學特地為他們開設的一場面試心理方面的講座。另外,來自奉賢中學的小楊和小田兩位同學根據(jù)各自向復旦提交的自薦信互相提問,進行了一場自我模擬面試。
考生們絕大多數(shù)都穿著各自的中學校服前來面試,刻意進行儀表打扮的不多。一位考生說:“我覺得考試重在能力,而不是外表!
上午一場考試從8時開始至12時結束,不少考生家長都選擇守候在考場外默默為孩子加油。因為有著共同的話題,這些素不相識的家長很快聊到了一塊兒。
【考題】
問題包羅萬象
問答形同聊天
中午12點左右,第一批自主招生面試的同學陸續(xù)走出考場。考生普遍認為,教授們的提問讓自己有話可說,而且面試的問題包羅萬象,一次面試仿佛是一次友好的聊天,也是很好的學習機會。
講個故事再提問“一位教授對我的面試是從一個故事開始的。一個人看到三個人在造房子,走過去問他們在造什么?第一個沒好氣地說:‘你沒有看到我在砌磚頭嗎?’第二個人說,他是在砌房子的一堵墻;第三個人則說,他是在造一個巨大的城市,現(xiàn)在還只是其中一角。若干年后,第三個人成了前面兩人的老板。請用一句話概括這個故事說明了什么問題!狈钯t中學的小王同學說,由于這個面試的形式讓他有點意外,他覺得自己回答得不是很理想!皩<姨岬钠渌麊栴}都圍繞了我填的專業(yè)意愿而展開,我感覺回答得挺好!
圍繞經(jīng)歷談觀點
上外附中學生小研對記者說,整個面試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完成。專家基本上都根據(jù)她之前提交的申請材料提問!氨热缥矣凶鳛榻粨Q生在英國學習的經(jīng)歷,他們就問我在英國的學習生活與在國內有什么不同。”
當被問起在大別山的七天支農(nóng)經(jīng)歷,進才中學的一名考生在面試中滔滔不絕。此外,如“你曾經(jīng)做過什么偉大的事情”、“進入復旦想選擇什么樣的專業(yè)”等問題,也讓他應對自如。
重視抗挫折能力“你一生中是否受到過挫折?它對你的影響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這個問題曾普遍出現(xiàn)在去年的面試中。記者了解到,昨天,這個問題也出現(xiàn)在多個同學的面試中?梢姡瑥偷┦肿⒅乜疾鞂W生的人生價值觀,尤其是當代獨生子女的抗挫折能力。
一些考察學生發(fā)散性思維、創(chuàng)新思維的問題也是大部分學生在面試中遇到的一個“規(guī)定動作”。如面試現(xiàn)場,面試專家突然拿出一塊橡皮,要求考生在一分鐘之內盡可能多地說出它的用途等。
【考規(guī)】
三大變化甄選優(yōu)秀人才
本著“從復旦的人才培養(yǎng)目標出發(fā),選拔合適人才”的原則,復旦今年在進一步完善面試工作安排中出現(xiàn)了三大變化。
擴大范圍去年,復旦首次實施自主招生試驗,有近1200名學生入圍面試,爭奪300個名額,錄取比例約為4∶1。今年的面試人數(shù)大大增加,全市有2000余名考生入圍面試,但錄取人數(shù)仍與去年持平,錄取比例約為6.6∶1,競爭激烈程度有所增加。復旦方面表示,增加參加面試的總人數(shù),是為了給更多考生一個表現(xiàn)自己的機會,也讓學校有更大的挑選余地。
針對性強面試從2月26日持續(xù)至3月1日,為期四天,比去年延長了兩天,場次也增加為每天四場(上午一場,下午兩場,晚上一場)。此次面試共有170余位專家參加,專家們按照個人專長劃分為人文科學(文史哲等)、社會科學(新聞、法律、社會學、經(jīng)濟等)、技術科學(材料、信息、電子、醫(yī)學等)、自然科學(物理、化學、生物)、學生德育(多年從事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專家)等五大類組,力求實現(xiàn)對考生的全方位考察。面試仍采用5位專家分別與學生一對一交流15分鐘的方式。學生按順序依次輪換。與去年專家一次性看完當天將要面試的所有考生材料不同,今年,專家是在每場面試前仔細考察本組五位考生的材料,包括考生提供的個人信息、自薦信、推薦信等,還包括了他們的水平測試分數(shù)和成績分析等相關信息。此外,詳盡的信息和充裕的材料審閱時間不僅能有效地增強面試的針對性,幫助專家在較短的時間內挖掘出每個學生的特點亮點,也有利于考生發(fā)揮自己的特長。
增設座談第三大變化是今年的面試結束后安排了一場專家咨詢座談,由復旦的資深教授向考生們介紹復旦的培養(yǎng)理念、專業(yè)設置和教學方案,展示復旦為考生服務的理念。
各種機制保證公平競爭
復旦相關負責人表示,保證公平是復旦在安排面試工作的重心之一。
抽簽配對面試前,在市教委和復旦大學紀檢部門的共同監(jiān)督下,學校為考生和專家的配對進行了抽簽。雖然所有考生和專家都事先進行了分組,但各組的名單都是保密的?忌M和專家組的相遇完全是隨機的。
回避申請記者在光華樓考場外張貼的《考生須知》中看到,如考生認為專家不合適可提出回避申請。復旦相關負責人解釋說,在考生進入正式面試環(huán)節(jié)之前,工作人員會向每一個考生說明他們的權利和義務,“回避申請”是考生的一項權利,學校會酌情處理,直至替換專家!拔覀內ツ暌灿羞@樣的制度,雖然目前仍沒有一位學生提出過這一申請,但是作為公平保障機制,學校認為賦予考生這一權利是有必要的。”
同論獨評復旦采取了“集體討論、各自判斷”的方法給出學生的面試成績,并決定學生錄取與否。每天面試后,5位面試專家當即進行集體討論,交流信息,讓每一位專家盡可能全面地了解考生的特點,而最后的面試成績是5位專家獨立判斷給出的,從而最大程度地保證客觀性。
【反響】
綜合評價更公平
復旦、交大自主選拔錄取改革試驗被稱為中國高考制度的“破冰之旅”。與其他各種高考加分優(yōu)惠相比,通過復旦、交大自主選拔試驗的學生,可提前被高校預錄取,并淡化高考成績影響,這在全國范圍內引起了很大反響。
考場外,一些家長和考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復旦自去年起推出并逐漸完善的這項自主招生改革,已經(jīng)具備了世界一流大學招生的基本特點―――綜合學生考試成績、高中學業(yè)表現(xiàn)、社區(qū)服務(實踐)表現(xiàn)、學校面試情況等各個因素,對學生進行綜合評價才確定錄取,這比“一考定終生”更公平。
高教問題專家表示,這樣一種“在分數(shù)以外的地方考察學生”的選拔機制,打破了分數(shù)決定一切的制度。更重要的是,引導已經(jīng)習慣了千方百計在一紙考卷中爭高下的孩子們甚至是老師們,關注在校期間的綜合表現(xiàn),關注身邊的人和事,關注人的本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