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學生今后可“逛”課程超市
2007-02-03 09:45:36《青年時訊》文章作者:朱晨輝 康丹
日前,一則新聞牽動了北京市眾多中學生和家長的心:北京市教委宣布,從今年9月份開學起,北京市330多所高中的高一新生將以修學分的方式開始高中學習。高中課程分為必修和選修兩部分。
長期以來,北京的高中教學主要以高考考核的語文、數(shù)學、英語、化學、生物、物理、歷史、地理、政治和體育課程為主,以是否通過高中畢業(yè)會考為畢業(yè)考查標準,此次北京高中課改的重要變化之一就是學生必須修滿三年并至少獲得144學分方可畢業(yè)。
家長學生對課改憂心忡忡
雖說“高中課改”早已經(jīng)被關注,但在大多數(shù)即將升入高中的學生和他們的家長心中,“自主學習”、“選修課”、“模塊教學”等還是很陌生的概念。說起即將在高中實行的學分制,中年知識分子夏女士為自己即將上高一的兒子捏了一把汗:“我的兒子在學校成績中上等,考一個區(qū)重點中學應該沒有問題,但是他的性格十分內(nèi)向,不愛說話,跟著老師的課堂進度走沒有問題,可一旦實行了學分制,又要到社區(qū)做公益活動,又要完成各種興趣選修課,真怕他適應不了!
北京東城區(qū)初三學生王建萍則說出了自己的另一番擔心:“上了高中我打算報考《中國中學生報》中學生通訊社,做一名學生記者,F(xiàn)在大學更看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以前我們學校一些高年級同學由于經(jīng)常參加各種大型活動,發(fā)表了不少文章,最后被大學破格錄取。要實行學分制了,像我這樣愛好廣泛,有社會實踐經(jīng)驗的學生會越來越多,我的優(yōu)勢是不是就不明顯了?”
面對北京高中課程改革,更多家長的憂慮和疑問還是緣自兩個字:“高考”。在北京市教委網(wǎng)上意見箱中,一位家長留言表示反對課改:現(xiàn)在高中生們要實行學分制,還要選修好多門課,我不贊成,如果高考的內(nèi)容不跟著做相應的改革嘗試,北京的孩子注定要吃虧。還有一些家長反映:孩子們上高中,沒有人只圖拿一個畢業(yè)證,大家共同的目標是考大學。在目前的大背景下,只能是高考考什么,我們的孩子就學什么,誰都知道發(fā)展綜合素質(zhì)是好事,可是沒有分數(shù)行嗎?北京高中生要修滿144個學分,我們想知道,這些學分里對高考有用的,到底有幾分?
課改對教師知識是個挑戰(zhàn)
在北京市第一中學鄧少軍校長眼里,課改并不是新鮮詞,他說,關于課改的理念很早就聽說,學校其實前幾年已經(jīng)開始零星的實驗,但未納入評價體系。目前該校有20多門選修課,學生可以自己選擇。鄧少軍認為,這既是一個挑戰(zhàn),更是機遇,所有學校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而該校黨委書記毛瑋華最擔心課改與未來的高考是否配套,她說,現(xiàn)在很多都是未知數(shù),心里沒底。高考的配套改革應該進行,有相應的評價體系,有的地方已經(jīng)有一些經(jīng)驗,譬如海南,會考成績占高考成績的10%%,有的地方加大選做題目的分量。她認為,高考肯定會有變化的,否則是不配套的,希望高考的評價體系早一點出臺。當然,教育部門可能也有這個顧慮,想看看課改的效果來制定,這里有矛盾。
不少家長擔心第一批孩子成為試驗品,毛瑋華給予這樣的解答:其實大家的機會都是一樣的。她擔心的是老師的知識是否銜接上,課改對教師尤其是年紀比較大的教師也是挑戰(zhàn)。譬如以前教語文,可能僅僅是課本,現(xiàn)在劃分為戲劇、雜文等很多模塊,這些老師都要深入研究。
北京市一中教師左家燕認為,培訓不能只培訓理念。左家燕最擔心的是新教材,她說,對老師來說,教材是最關鍵的!皼]有教材,老師現(xiàn)在不知道如何準備,如果到快要開學教材才到,老師忙活的很多東西可能又白忙了。所以越早見到新教材越好,培訓不能只培訓理念,理念大家都明白,關鍵是要實踐。”而且課改的關鍵就是老師,她舉例:現(xiàn)在有學生在網(wǎng)上留言調(diào)侃:“沒關系,老師弄明白了就行,他們明白了,再教我們就容易了。”
課程改革會帶來教育者觀念的變化
“‘新課程’‘舊高考’并行是不可能的!”首都師范大學初等教育學院院長王云峰一直作為專家組成員參與北京高中課程改革的研究與政策制定,他在接受采訪時首先否認了課程改革可能與高考脫節(jié)的猜測。王云峰教授透露,北京高考近幾年實行的是自主命題,有關部門在制定高中課程改革的相關事項特別是學科教學安排時,北京市教育考試院研究北京高考命題與閱卷工作的相關專家始終參與其中。教育考試部門參與高中課程改革的意圖很明顯,就是要根據(jù)教育部的有關精神,在對學生選拔考試時充分融合新課改的相關內(nèi)容,保證課改與考試協(xié)調(diào)有序進行。王云峰認為,北京高中課程改革絕不僅僅是考試的變化,更將帶來基礎教育高中階段教學、學習與學生評價體系的變化。首要的,將是教育者觀念的變化。
王云峰表示,此次課程改革首先帶來的將是對校長管理水平、老師教學觀念更高的要求。學生和家長可以打消顧慮,高中課改特別是學分制是循序漸進的,是與基礎教育初中階段的實踐與教學相銜接的。普通同學只要按部就班跟著學校的要求走,一定能夠順利完成高中階段的學習。而對于有能力的學生,有關部門在制定計劃時也做了充分考慮,144個學分是下限,上不封頂,在學生中能夠形成爭修學分的局面,也是好事。現(xiàn)在高校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zhì),學分的數(shù)量很可能成為高校考查學生的一個標準。
對于“模塊”教學的新概念,王云峰解釋說,模塊其實是一種教學計量單位。它改變了以往以門類為單位、按學科知識系統(tǒng)劃分課程的方式。新課程將首先劃分大的領域,下設各學科,學科課程由模塊組成。模塊教學的最大特點是相互連貫,靈活彈性。比如語文教學,圍繞閱讀理解與表達運用的學科主線下設多個模塊,在整體教學計劃的指導下,選擇學習古代詩歌還是現(xiàn)代散文,將由學生說了算。
課改將為特色教學提供空間
據(jù)北京市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北京高中課改將呈現(xiàn)出課程設置穩(wěn)中求變、建立三級考試體系、全市統(tǒng)一培訓教工、打造課程超市等特點,而核心理念是給學校和學生廣闊的發(fā)揮空間,基本原則是堅持低成本理論,保持和諧平穩(wěn)發(fā)展。
就社會最為關心的考試制度與教學計劃的調(diào)整,北京市教委基礎教育處處長李奕表示,在保持課程最本質(zhì)的價值取向和改革有序進行的前提下,調(diào)整將不搞課程和科目設置的顛覆性變化。原有高中會考雖然不會取消,但其認定學生畢業(yè)的職能將會調(diào)整。未來將形成高考、高中會考、模塊考試三級考試體系,三級考試體系不會出現(xiàn)簡單的重復設置,高考將盡量保持穩(wěn)定。
記者從北京教委了解到,北京還將充分利用首都的各項優(yōu)勢,根據(jù)不同中學的特點打造供學生自主選擇的課程超市,引進職業(yè)學校教師和社會各界人士給普通高中生上課。